熟地黃是一味中藥飲片。具有益精填髓,補血滋陰的功效。用于血虛萎黃,月經不調,心悸怔忡,崩漏下血,腰膝酸軟,內熱消渴,肝腎陰虛,骨蒸潮熱,盜汗遺精,須發早白,眩暈,耳鳴。
熟地黃甘,微溫。歸肝、腎經。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促進纖維蛋白溶解;有抗貧血作用;能降低心臟收縮力,能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量,可抗心律失常;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氧化作用;能增強免疫功能;對子宮具有“雙向性”作用,能抑制前列腺增生,有抗促性腺激素作用;有抗輻射、抗腫瘤、抗炎、鎮痛作用;對肺、肝臟、腎臟有保護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還有松弛氣管平滑肌、利尿、抗菌、促進肝細胞合成蛋白質、平喘等作用。其臨床應用主要有:
(1)大劑量應用:
①治高血壓病:取熟地30-50g,水煎,口服,每天一劑,連服兩周。(《中醫雜志》,2001年第5期)
②治電光性眼炎:取熟地適量,切成片貼在眼上,2min左右輪換一次,可重復使用。(《新中醫》,2005年第5期)
(2)單味應用:
①病后虛汗,口干心躁:熟地黃五兩,水三盞煎一盞半,分三服,一日盡。(《本草綱目》)
②吐血咳嗽:熟地黃末,酒服一錢,日三。(《本草綱目》)
(3)配伍應用:
①熟地黃與白芍配伍,補血調經,用于血虛諸證及婦女月經不調、崩漏等證。
②熟地黃與山藥配伍,滋補肝腎,用于肝腎陰虛所致的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證。
③熟地黃與何首烏配伍,補精益髓,養血滋陰,用于精血虧虛引起的腰酸腳軟、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須發早白等證。
④熟地黃、當歸、白芍配伍,滋陰補血,調經止痛,主要用于血虛證。
⑤熟地黃、山藥、山茱萸配伍,滋補腎陰,主要用于腎陰虛所致的腰酸腿軟,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