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氣水,具有解表化濕(解除外感的邪氣,祛除體內的濕邪),理氣和中(調理脾胃之氣,使脾胃功能順暢)的功效。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癥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胃腸型感冒見上述證候者。
藿香正氣水的藥物組成有蒼術,陳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等。
方中以藿香芳香化濕,理氣和中,兼表解是主藥。以紫蘇葉、白芷發汗解表,并增強藿香理氣散寒之力為輔藥。佐蒼術、大腹皮燥濕除滿;陳皮,生半夏行氣降逆,和胃止嘔;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濕,加強運化功能。
各藥相互配合,使風寒得解,濕滯得消,氣機通暢,胃腸調和。共奏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之效。
如需用藥,應經醫生辨證施治,不要擅自服藥,以免耽誤病情。
藥物組成:廣藿香油、紫蘇葉油、白芷、厚樸(姜制)、大腹皮、生半夏、陳皮、蒼術、茯苓、甘草浸膏。
功能與主治: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癥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胃脘和腹部)脹痛、嘔吐泄瀉;胃腸型感冒見上述證候者。
臨床應用:
1.感冒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的惡寒(怕冷)發熱,頭身困重疼痛,胸脘滿悶,惡心納呆(沒有食欲,食量減少),舌質淡紅,舌苔白膩,脈浮緩;胃腸型感冒見上述證候者。
2.嘔吐濕阻中焦(濕邪阻礙脾胃功能)所致的嘔吐,脘腹脹痛,伴發熱惡寒,周身酸困,頭身疼痛;胃腸型感冒見上述證候者。
3.泄瀉濕阻氣機所致的泄瀉暴作,便下清稀,腸鳴,腹痛,脘悶,納呆,伴見惡寒發熱,周身酸楚;胃腸型感冒見上述證候者。
4.中暑外感暑濕、氣機受阻所致的突然惡寒發熱,頭暈昏沉,胸脘滿悶,惡心欲嘔,甚則昏仆,舌苔白厚膩。
不良反應有藥疹、紫癜、休克等過敏反應及腸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過敏性哮喘、酒醉貌樣過敏、過敏性休克,外用引起腸梗阻、小兒低血糖、小兒抽搐、雙硫侖樣反應。
如需使用藿香正氣水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