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一般服用抗生素、胃黏膜保護劑、補液鹽、止吐藥、解痙藥、止瀉藥等。
臨床一般分為急性腸胃炎、慢性腸胃炎,感染性腸胃炎和非感染性腸胃炎,根據病情和病因選擇用藥,但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1.抗生素:感染性腸胃炎一般用諾氟沙星(18歲以下禁用)、左氧氟沙星(18歲以下禁用)、頭孢類藥物。
2.胃黏膜保護劑:常用果膠鉍、硫糖鋁、鋁碳酸鎂等。
3.補液鹽:主要是按比例補充5%碳酸氫鈉、生理鹽水和葡萄糖及電解質。主要是補液,預防水電解質紊亂。
4.止吐藥:患者若存在嘔吐,可使用甲氧氯普胺、溴米那普魯卡因注射液等藥物。
5.解痙鎮痛藥:腹痛明顯的患者可用顛茄片、阿托品、山莨菪堿片等藥物緩解。
6.止瀉藥:腹瀉時可用洛哌丁胺、蒙脫石散治療。
胃腸炎建議醫院消化內科就診,根據具體病情和病因遵醫囑選擇用藥,規范治療,不可自行用藥,以免耽誤病情。
胃腸炎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止痛藥、抗生素、止瀉藥等。
1.止痛藥:胃腸炎的患者多伴有上腹部疼痛,可通過服用止痛藥來緩解癥狀,常見的藥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2.抗生素:部分胃腸炎的患者是由于細菌感染引起的,患者會有發熱的癥狀,此時可服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等。
3.止瀉藥:部分胃腸炎患者會有腹瀉的癥狀,可服用止瀉藥,如蒙脫石散等。以上用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胃腸炎的患者需要及時就醫,謹遵醫囑,避免因治療不規范造成嚴重后果。
腸胃炎可以吃抗生素、止吐藥、止瀉藥、解痙鎮痛藥、微生態制劑、抑酸藥、胃黏膜保護劑。腸胃炎應根據病因選擇藥物,個體化用藥較好。
1.細菌感染引起的可服用抗生素,比如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諾氟沙星等控制炎癥。
2.嘔吐比較嚴重的患者可應用氯丙嗪止吐治療。
3.腸胃炎出現腹瀉可服用鹽酸洛哌丁胺、蒙脫石散等藥物止瀉。
4.腹痛嚴重的可服用解痙止痛藥,比如顛茄片、山莨菪堿等改善疼痛。同時補充微生態制劑,比如布拉氏酵母菌、雙歧桿菌等調節腸道內菌群。
5.給予抑酸藥,比如奧美拉唑、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的分泌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還要應用胃黏膜保護劑,比如果膠鉍、硫糖鋁等。
注意上述的藥物需在醫囑下才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