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預測、分析之后,蘋果MR頭顯(Apple Vision Pro)真正的來了。
十多年前,Oculus Rift DK1開啟了近代新一輪VR熱潮。十年之后,發展未及預期,VR仍未走向大眾。如今整個AR/VR行業都在期待,期待擁有極強號召力的巨頭入場;期待一個擁有更佳產品體驗、更強產品定義能力的XR設備;期待能夠打破當前困境,讓XR走向大眾的轉折點;甚至期待著下一代計算終端、空間計算時代的到來。
在此之前,蘋果MR就已經被大家予以這樣的超高預期。那么蘋果能否引領XR成為下一個十年中消費電子的新趨勢?相信也是大家最想在WWDC23得到的答案。
蘋果MR頭顯:Apple Vision Pro正式發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擁有哪些不一樣的玩法,有哪些主推場景和應用?
1,蘋果Vision Pro第一感覺:Vision Pro和之前彭博、The-information的爆料大體一致; 第二感覺:展示了太多2D與大屏的場景(或者說2D應用的三維化改造),沉浸式內容比較少,游戲更是沒有; 第三感覺:還是那個蘋果,有不少優點。也體現了蘋果很多執著的地方,不免帶來的槽點。
當然,蘋果還是蘋果,很多細節的確到位,一個3D版Siri圖標看起來如此精致。演示場景甚至不會刻意隱藏那根電源線,即便這根線纜是最大槽點。
綜合來看,Vision Pro還是硬生生的堆砌硬件的產品,把這樣一款產品打造的(相對)盡可能輕便(重量未知)、優雅(有線纜,也不優雅)、和美觀(雖然往時尚感靠,但感覺也很丑啊)。
因為要點太多,接下來就盡可能針對每一點進行講解。
1,ID設計和佩戴
非常蘋果范兒,3D玻璃、鋁合金機身、3D編織頭戴,至少看起來是與眾不同的。
3D玻璃的確很亮眼,結合鋁合金機身看起來很精致。發布之前就有爆料稱,蘋果堅持弧形玻璃設計,就是為了美觀性。當然,也會影響良品率、攝像頭透視畸變等。
綜合整體的外觀來看,還是一個更圓潤的VR頭顯,這一點大家需要做好心理預期。
由上圖可以看出,整個蘋果Vision Pro采用幾大塊:頭戴、面罩、主機。
主機部分兩側也可以拆下來,兩個硬質支撐包含了揚聲器,像是硬殼版的Apple Watch表帶。
面罩部分,采用編織材料設計,里面內置金屬轉軸,如上圖。這個轉軸的可以進行多方位調節:1,深度調節;2,俯仰調節。深度調節:可以同時調整面罩寬度,可以理解為弧度大小; 俯仰調節:是上下方向貼合面部的角度,這兩者共同決定面部貼合程度和舒適性。
頭戴設計確實有點奇葩,因為蘋果Vision Pro整體重量集中在前端,雖然拿掉電池,但是因為沒有額頭支撐,所以也是壓面式設計。因此后端這個3D編織的頭戴就很重要,首先是采用3D弧形設計,柔軟也很輕,也方便后續清洗。
甚至你注意到發布會有個場景是躺在床上使用,雖然有點扯淡,但是柔性頭戴舒適性起碼得到保障,一眾的后置電池方案產品完全沒法做到。
補充一點,在一個鏡頭中出現了“頂部綁帶”,蘋果居然允許這么做。。。。。。。。。。。
頭戴右側還有一個大號旋鈕,可以調節頭戴松緊度。
頭戴左側是連接電池的卡扣,這個卡扣安裝時有一個旋轉角度。
2,硬件規格
堆料還是看蘋果,M2+R1芯片就是最大門檻,算力決定著應用場景。
M2芯片性能毋庸置疑,提供很好的算力支持,即便是4K分辨率。而R1芯片就是專為MR頭顯降低延遲而開發,它的功能是:實時處理12顆攝像頭、5個傳感器和6顆麥克風的輸入,盡可能減小延遲,這一點對VST透視的VR頭顯來說至關重要。
蘋果表示,得益于R1芯片的加持,整體的渲染到顯示時間為12ms(這個延遲的定義后續可以再仔細聊聊)。
顯示系統方面,蘋果Vision Pro采用了兩塊定制Micro OLED顯示屏,單眼像素數量1150萬像素(如果是1:1,那大概接近3.4K×3.4K)。PS:蘋果宣稱單眼擁有比4K電視更多的像素,因為4K電視是4K×2K分辨率。
顯示素質完全不用擔心。另外要考慮的一點是亮度,這一點恐怕不上手不能確定。此前傳聞蘋果MR屏幕的峰值亮度5000nit,但考慮到OLED+Pancake綜合光效,實際入眼理論625nit(峰值亮度),日常足夠哦要能改,當然其它Pancake機型也不高。
三片式Pancake透鏡,應該是為了更好的像質。同時不支持屈光度調節,提供蔡司鏡片定制服務(磁吸鏡框),也無法佩戴自己的眼鏡使用,近視用戶一樣也得單獨配鏡片。
傳感器陣容也是相當龐大:12顆攝像頭:2組RGB主相機、4組下視角相機(2組近乎垂直向下,兩組斜向下)、2組外側視角相機、4組眼球追蹤紅外相機(頭顯內側); 5個傳感器:1個LiDAR、2顆深度相機、2組未知傳感器(位于外殼上方中間區域)。
Vision Pro還有頭顯外側底部還有2組紅外光傳感器,用途在弱光環境下提高手勢追蹤準確性。
另外,反向透視系統(EyeSight)用于展示面部表情,這個外側屏幕看上去分辨率并不高,但是也足夠基本的信息傳遞。
3,交互
蘋果Vision Pro上來就直接名名明確:眼球追蹤、手勢追蹤、語音控制就是三維界面最直觀、最自然的交互方式。
眼球追蹤:Vision Pro的UI采用圓形圖標,眼球注視區域主體會被放大(如上圖),這一點設計會讓眼球交互非常直觀。
手勢追蹤:從視頻里看有個非常牛逼的點,但具體怎么樣試了才知道。1,識別范圍廣,因為向下相機的加入,手不用抬起來即可識別(Quest你懂?),即便在下方位置也能識別,如上圖。 2,微手勢,視頻里展示了很多動作不大的手勢動作(只是動動手指),不確定是否為了視頻演示而特意渲染的鏡頭。 3,支持雙手捏合縮放,有點回到iPhone多點觸控的意思。
語音交互:三維空間里的Siri,雖然不如第三方智能,但語音識別基礎問題不大,基于本機的智能交互也能完成的很好。
當然,交互是搭配起來的,比如逆向選擇一個圖標,只需要注視它,然后手指輕擊即可選擇。這一點和此前Quest和其它VR中的手勢操作邏輯不同,它充分結合了眼球、手勢和語音的邏輯。
4,應用場景
應用場景方面,主視頻中更多以現有2D界面平鋪至三維空間,講了很多“大屏模式”,當然也有一些不錯的3D場景;里面提到的辦公、差旅,甚至家庭記錄等看上去都非常尬。(的確就是之前說的曝光的那樣,Vision Pro似乎沒有主要賣點,一個筐里啥都有)。
蘋果官方介紹了的幾個場景:無限大屏模式、影音娛樂體驗、沉浸式模式(切換虛擬程度,冥想等)、3D照片和視頻、3D版FaceTime。
無限大屏模式:
說白了就是三維空間,可以放置無限大屏。也支持無線連接Mac電腦,進行擴展顯示。蘋果表示,即便是用來辦公也沒問題,因為文字內容可以清晰閱讀。同時,還可以兼容Magic Keyboard和Magic Trackpad等鍵鼠方便處理文字和郵件等。
比如,可以在“空間環境”放很多Safari瀏覽器,以及日歷等App,都可以平鋪或環繞的模式來顯示出來,一覽無余。
另外,專為Vision Pro準備的App Store也將一同上線。
影音娛樂體驗:
超高分辨率大屏結合空間音頻系統,可以帶來超沉浸的電影、電視節目(2D)等,集成Apple TV+和其他App的電影和電視節目。
對于3D內容,蘋果沉浸式影音庫提供自制180度版本視頻,但這個影音庫目前還未公布詳細信息。
另外,還支持100多款Arcade游戲(iPad適配版),感覺和很多BB邏輯類似,只不過它可以直接運行在設備之上,連接一個手柄即可。
沉浸式模式:
蘋果Vision Pro一個重點是,通過一個“數碼旋鈕”即可調節虛擬和現實的混合比例,如果你想靜下心來可以完全沉浸到一個美麗大自然風景中等等。
另外,官方介紹了一個冥想應用,這個之前在VR中已經證明的確潛力很大。
3D照片和3D視頻:
得益于3D傳感器的加入,蘋果Vision Pro支持拍攝3D照片、錄制3D視頻(會充分融合深度信息),并且融合空間音頻,這個確實是之前沒有想到的。
虛擬會議:
這里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虛擬化身,虛擬化身創建是通過手持Vision Pro通過外側LiDAR和TrueDepth 3D相機給自己面部捕捉,從而生成逼真化身。
這個化身可以用于3D FaceTime,也可以用于外側屏幕展示Avatar的眼睛動作和表情等。
5,visionOS
蘋果表示,visionOS是蘋果第一個空間計算操作系統,建立在macOS、iOS和iPadOS的基礎上。
分別內嵌了iOS框架、空間計算框架、空間音頻引擎、3D空間引擎、注視點渲染引擎、實時驅動的子系統等。
早期第三方App:醫療應用,展示心臟3D模型;JipSpace(3D模型和場景展示);MR交互DJ音樂應用;Sky Guide(星座應用);生產力:微軟系應用(Word、Excel、Teams等)。
兼容iPhone和iPad應用:數十萬款。反正就是2D模式的大屏效果,也是一個補充,但我們更希望看到更多3D App。
綜合來看,蘋果Vision Pro并未如預期那么激進,和之前爆料信息(多次推遲發布)大體相同,這款產品更像是幾年前就該拿出來的、一款不斷推遲的產品。而之所以放到現在發布,也是不想再延期,先從內容層面上做布局和積累,畢竟感知和交互的部分會延續,內容上也不受影響。
蘋果在本次展示中還有更多值得挖掘的地方,甚至VR/MR原生游戲幾乎沒有提,這一點應該也會放到之后公布吧。今天就到這里,有關蘋果MR的更多信息,可關注青亭網后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