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答案
收斂止血、消腫生肌、補肺
功效與作用
白芨是一味中藥名,每年9到10月份,當白芨的莖葉枯萎時采挖塊莖,去除須根,洗凈,用沸水煮至無白心后,晾至半干,祛除外皮曬干即可入藥。白芨味苦、甘、澀,性微寒,歸、肺、肝、胃經。 1、收斂止血:白芨中含有膠狀物質,可以縮短凝血的時間,加速紅細胞的沉降率,具有很好的收斂止血作用,一般咳血、吐血、外傷出血時都可應用白芨輔助治療。 2、消腫生肌:白芨還具有消腫生肌的作用,當出現手足皸裂、肛裂、痔瘡、潰瘍等疾病都可應用白芨輔助治療。 3、補肺:白芨味苦、甘、澀,性微寒,入肺經,具有補肺的作用,當出現肺炎、肺結核等疾病時都可應用白芨輔助治療。 4、美容:因白芨中含有豐富的淀粉、葡萄糖、揮發油、黏液質等成分,可起到美白祛斑的作用,內服會外敷可去除痤瘡留下的痘印,具有滋潤、美白肌膚的效果。
適宜人群
支氣管擴張、咳嗽、痰中帶血、肺結核、吐血、外傷出血者
禁忌人群
脾胃虛寒、陽氣不足、畏寒喜溫、食欲不振、舌苔白膩者
不宜同食
李子、杏仁
白芨與李子或杏仁同食,會因二者相克,出現藥物中毒,影響身體健康。
食用方法
煎煮
取適量的白芨放入鍋中加水煎煮,去渣留汁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