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特綜合征是X染色體基因突變導致的一種罕見的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癥狀有喪失已獲得的手部技能及語言能力,出現手部刻板樣動作、癲癇和呼吸障礙等。
患兒一般出生6~18個月以后出現癥狀,6月至2歲半已獲得的有目的的手的運動消失,如拿物、用勺吃飯等,出現手的刻板動作,如拍手、咬手、搓手等。
社會交往能力下降,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受損,出現孤獨癥,伴隨共濟失調和驚厥發作。
呼吸障礙表現為過度換氣、屏氣、呼吸暫停、換氣不足等,覺醒期呼吸障礙的發生頻率和嚴重性均高于睡眠期。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兒可以出現肢體痙攣,肌肉萎縮,脊柱側彎和下肢畸形。
雷特綜合征(Rett Syndrome)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主要發生在女性身上,通常在出生后6到18個月間開始出現癥狀。雷特綜合征的癥狀分為四個階段,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特征。需要注意的是,雷特綜合征沒有顯著的前兆,癥狀逐漸顯現。
第一階段(早期癥狀)一般開始于6到18個月的嬰兒期,持續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表現為手動作減少、溝通能力下降、眼神接觸減少、肌張力減弱,這些癥狀往往容易被誤認為是正常的發育。
第二階段(迅速惡化期)通常在孩子出生后18個月到四歲之間開始,持續幾個月。此階段表現為意識交流能力減退、手部技巧喪失、手搓動、自閉癥癥狀出現、小腦體驗障礙(如共濟失調、步態不穩)。這一階段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咀嚼和吞咽困難等癥狀。
第三階段(平臺期)通常持續幾年,孩子年齡在4到10歲之間。癥狀可能穩定下來,有時可能會有所改善。此階段可能出現癲癇發作、肌張力異常、眼球運動障礙等癥狀。
第四階段(退行期)這一階段可持續數年甚至更長時間,通常在孩子年齡達到10歲后出現。此階段特點是運動能力降低,可能需要借助助行器或輪椅。肌張力可能增加,癲癇發作可能減輕,并可能出現拇指內收畸形、關節僵硬等骨骼問題。
雷特綜合征的確切原因還不清楚,但研究發現,該癥狀與MECP2基因突變密切相關。目前,主要通過臨床表現和基因檢測為診斷依據,治療方法主要針對癥狀進行。患者需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相關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