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詞
馬玲菜
核心答案
抑菌、清熱解毒
功效與作用
馬玲菜在醫學上又稱為馬齒莧,在我國各地均有生長。是中藥中不可缺少的一味藥材,全草可以供藥用。在馬齒莧里含有的脂肪酸能夠抑制和消除人體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生成,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壁沉積而發生動脈硬化,同時還具有抑菌、清熱解毒等癥狀。 1、抑菌:馬齒莧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副傷寒桿菌都有高度的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桿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清熱解毒:馬齒莧中具有較為豐富的木質素,木質素可以使巨噬細胞增長,吞噬有害細胞,其屬性寒涼,還具有清熱解毒、防上火的功效。
適宜人群
瘡癤、乳痛、痔瘡出血患者
禁忌人群
孕婦、脾虛、便溏患者
不宜同食
野生甲魚
不宜同食原因
馬齒筧和野生甲魚不宜同食: 馬齒筧是歸屬于寒涼的,而野生甲魚也是歸屬于寒涼的食材,二者同食,不但會影響到營養成分的一切正常消化吸收,并且會造成消化道出現一些問題。
食用方法
直接食用
馬齒莧(馬玲菜)可直接食用。
馬齒莧功效有涼血止血(使血液涼潤,防止出血),清熱解毒,止痢。其臨床作用有:治療熱毒血痢;治療丹毒(急性感染病,可見皮膚發紅像涂了顏料),癰腫疔瘡,蛇蟲咬傷,濕疹等;可治痔血,便血以及崩漏(月經量過多或點滴不止)。
馬齒莧又名馬莧,長命菜,五行草,五方草,瓜子菜,麻繩菜,螞蚱菜。《本草經集注》中記載馬齒莧性寒、酸。歸肝經、大腸經。可外用搗敷患處,也可口服多水煎服。《本草經疏》中記載其禁忌癥:腸滑泄瀉,脾胃虛寒者勿用;煎劑中不可與鱉甲同入。
經過現代醫學的研究發現,馬齒莧的藥理作用有:可使骨骼肌松弛,對子宮平滑肌有興奮作用,能升高血鉀濃度等。
馬齒莧屬于中藥藥材,患者需在咨詢醫師,在執業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耽誤病情。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
馬齒莧是一種常見中藥,同時也用作食物,味酸。馬齒莧有清熱解毒,治療血熱,止血,止痢疾等功效,臨床上用于治療熱毒血痢,皮膚腫痛疔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
馬齒莧又叫作馬齒草、酸莧等,是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干燥地上部分。現代研究發現,馬齒莧具有抑菌、利尿、抗氧化、促潰瘍愈合等作用。
注意事項∶
適宜人群∶馬齒莧配合其他藥物或治療手段,可用于痢疾、濕疹、痔瘡出血等人群。
禁忌人群∶脾胃虛寒者慎用,這類人群常表現為食欲差、手腳冰涼、大便稀、小便清、怕冷等。
用法用量∶治療用藥時,常煎成湯藥口服,成人每天9~15g;外用適量搗碎敷患處。
日常保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