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養脾胃、促進津液生成、補肺和腎、鞏固精液。
山藥是一種常見中藥,同時也用作食物,味甘。山藥能夠調養脾胃、補充體內津液、補肺臟和腎臟、鞏固精液。臨床上用于治療脾臟虛弱導致的食欲不佳和長時間腹瀉,肺臟虛弱導致的喘咳,腎臟虛弱導致的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虛熱消渴表現為口干渴、盜汗、多食、多飲、多尿等)。麩炒過的山藥還能強健脾胃,可用于脾虛引起的食欲差,腹瀉,大便不成形,白帶過多。
山藥又叫作山芋、薯蕷、薯藥、懷山藥等,是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干燥根莖。現代研究發現,山藥具有調節胃腸功能、降血糖、增強免疫、保肝等作用。
注意事項:
適宜人群:山藥配合其他藥物或治療手段,可用于腹瀉、糖尿病、慢性腎炎、前列腺增生等人群。
禁忌人群:濕盛中滿或有積滯者忌用,這類人群常表現為腹脹、疲倦、消化不良、腹痛、大便干、便秘等。
用法用量:治療用藥時,常煎成湯藥口服,成人每天15~30g。日常生活中,煮點山藥小米粥喝,可以養胃、促進消化、緩解疲勞。
日常保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