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和炒白芍的功效基本相同,但白芍擅長養血斂陰、平抑肝陽,用于血虛月經不調、痛經、崩漏(月經量過多或點滴不止)、頭痛、眩暈等病癥;炒白芍性稍緩,以養血斂陰為主,用于肝旺脾虛之腸鳴腹痛、泄瀉等病癥。
白芍為芍藥科芍藥屬植物芍藥的干燥根,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白芍和炒白芍都具有養血斂陰,平抑肝陽,柔肝止痛(治療肝陰虛、肝血不足引起的疼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療月經不調,脅痛(脅肋部位疼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癥狀。
炒白芍是取凈白芍片,照清炒法炒至微黃色。經過炒制其藥性會更加緩和,以養血斂陰為主,用于肝旺脾虛之腸鳴腹痛、泄瀉等病癥。
白芍不良反應尚不明確。注意陽衰虛寒之證不宜單獨應用,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不可與藜蘆同用。
藥物需要由中醫師辨證后使用,切勿自行用藥,避免引起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