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患者食補的根本原則是補充體內缺乏的營養物質,在日常飲食當中選擇食用鐵、葉酸、維生素B12含量比較多及有利于促進營養吸收的食物。
1.針對缺鐵性貧血,可以在每天早餐時食用煮雞蛋、肉松等食物,攝入蛋黃和瘦肉。午餐和晚餐可以搭配瘦肉、豆制品、新鮮水果和蔬菜。平時避免飲用濃茶和濃咖啡。
2.對于葉酸缺乏性貧血,應多食富含葉酸的綠葉蔬菜。烹飪蔬菜時,應盡量生食或縮短烹飪時間,以防因加熱時間過長導致蔬菜中的葉酸破壞流失。
3.對于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要改變素食習慣,多食用瘦肉、魚蝦、豆類,增加維生素B12的攝入量。
食物的補血方法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能代替治療。尤其對于中度、重度和極重度的貧血,應當及時就醫并積極治療。同時,貧血患者在平時的“食補”中還要注意適量,不要過度。過度補充營養物質會加重消化道的負擔,可能引發消化不良。
貧血患者在進行食療時,建議多吃一些能補氣血的食物,比如紅棗、當歸,還有黃芪等。如果是屬于缺鐵性貧血的話,主要需要及時補鐵,可以吃一些亞鐵離子豐富的食物,比如瘦肉,還有魚。也可以經常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牡蠣、扇貝還有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