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質紊亂是指血液及其他體液中的離子數量偏離正常范圍,從而破壞機體內環境,表現出一系列臨床癥狀。
血液及其他體液中含有的離子包括陽性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鈣離子等;陰性離子,如氯離子、碳酸氫根離子,這些離子的數量在體內處于動態平衡,具有維持人體正常代謝、維持體液環境穩定、器官功能等作用。
常見的可導致電解質紊亂的因素有急性體液喪失、感染、組織損傷、腎功能不全、代謝性疾病、內分泌疾病等,可導致高鉀或低鉀血癥、高鈉或低鈉血癥、高鈣或低鈣血癥等。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頭暈、少尿、血壓下降、神志改變、感覺異常、肌無力、手足抽搐等。
如出現電解質紊亂,建議患者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