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官微8月9日消息,當前,京津冀、東北地區等地防汛救災工作還在緊張進行,臺風“卡努”又來勢洶洶,海河流域下游行洪泄洪面臨嚴峻考驗,松遼流域防洪壓力大,雨情汛情依然復雜嚴峻。8月9日,在全國天氣會商后,中國氣象局召開視頻會議,進一步部署強化汛期氣象服務工作。
會前,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振林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壓緊壓實責任,立足最不利的情況,做最充足的準備,做到思想認識、技術準備、人員力量、裝備部署到位,高度警惕局地暴雨天氣以及前期降水疊加可能導致的次生災害,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和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在實處,全力確保安全度汛。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畢寶貴作工作部署。
會議從四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一要毫不松懈、全力以赴做好后續防汛救災氣象服務。各級氣象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樹立防汛“一盤棋”思想,主要負責同志坐鎮一線、靠前指揮,按照“提前準備、提級預警、提檔應對”的要求,加強與水利、自然資源、應急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聯動互動,確保防汛救災氣象服務工作高效有序。各流域氣象中心要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組織相關省份氣象部門聯動水利部門,把流域防洪服務工作做到實處。各相關內設機構和國家級業務單位要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指導支撐,切實做到上下聯動、左右協同。
二要聚焦重點區域和薄弱環節,加強雨情汛情研判與影響評估。京津冀、東北、西南地區氣象部門要持續關注流域汛情、搶險救災和后續強降水疊加影響,密切關注天氣形勢,緊盯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區、城鄉低洼易澇點,對“小雨大災”“先雨后災”“災上加災”等高風險形勢進行重點研判,及時啟動加密觀測,適時加密會商頻次,確保實時掌握臺風、強降雨、強對流等天氣系統發展演變形勢,千方百計提高預報精準度,延長預警預見期。各地要加強對農業生產、交通運輸、水庫調度等領域的氣象災害風險預估,以定量化預估支撐精細化應對。
三要強化應急響應,做好遞進式服務。各級氣象部門要根據最新天氣形勢,及時啟動、調整應急響應級別,各業務崗位要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核心業務部門確保全員在崗。各地要及時發布預警,果斷開展“叫應”,第一時間將重要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告知黨委、政府和防汛救災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地方黨委、政府作出重大防汛決策爭取更多時間。
四要及時解疑釋惑,回應公眾關切。各地氣象部門要加強與宣傳、網信部門溝通聯系,主動發布權威信息,組織專家及時開展權威解讀,回應社會公眾關切。同時,要繼續用好媒體合作機制,通過直播等形式,向公眾全景透明展示臺風、強降雨、強對流等天氣演變實況,科普知險識險、防災避險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