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現率是商業銀行辦理票據貼現業務時,計算一定利息所適用的利率。它與未來的錢轉換為現在的錢有關,可以說是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小編將從多個方面詳細介紹貼現率及相關知識。
貼現率是什么意思
貼現率就是持票人以未到期的票據向銀行進行承兌,銀行扣除未到期的利息之后的利率。貼現率通俗來講,是指未來的錢轉換為現在的錢,所使用的利率。貼現率一般與三個因素有關:
①無風險利率【也叫國債/銀行存款利率】,一般3%
②風險補償,一般1%
③通貨膨脹,一般7%
提高再貼現率
提高再貼現率指的是將再貼現率提高,再貼現率亦稱“重貼現率”。商業銀行或專業銀行用已同客戶辦理過貼現的未到期合格商業票據向中央銀行再行貼現時所支付的利率。提高再貼現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加強貨幣政策調控;
(2) 加大市場監管力度;
(3) 增加貨幣供應量。
貼現率與折現率的關系
貼現率是指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沒有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要求兌現,銀行將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折現率是指將未來有限期預期收益折算成現值的比率。二者的區別是,貼現率是指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而折現率是將未來的收益折算成現值所使用的比率。
不同類型票據的貼現
(1)不帶息票據貼現:貼現利息=票據面值×貼現率×貼現期
(2)帶息票據的貼現:貼現利息=票據到期值×貼現率×貼現天數÷360
貼現天數=貼現日到票據到期日實際天數
再貼現率
再貼現率亦稱“重貼現率”。商業銀行或專業銀行用已同客戶辦理過貼現的未到期合格商業票據向中央銀行再行貼現時所支付的利率。再貼現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提供貸款的一種特別形式,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提供貸款時所使用的利率。
貼現率是商業銀行計算利息時所適用的利率,而且與未來的收益折算成現值的比率有所區別。再貼現率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提供貸款時所使用的利率。不同類型的票據有不同的貼現方式,理解好這些內容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進行投資和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