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0年代中期,中國就表現出了參與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的愿望。回顧2015年10月5日,該地區各國達成了TPP協議。然而,美國在2017年決定退出TPP,導致該協議流產。中國面對TPP的路在何方?小編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RCEP協議的潛力
RCEP規模更大且更有潛力,包含了TPP的一部分簽約國。
若RCEP協議落實,將有7個國家同時加入TPP和RCEP,美國無法屏蔽中國。
加強區域和雙邊FTA的發展
推動中國參與主導的區域和雙邊FTA的發展,以增強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與美國進行雙邊FTA談判,以緩解TPP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沖擊。
深化改革與開放
進一步深化改革與開放,以應對高水平高標準區域貿易協定的挑戰。
提升中國的競爭力,吸引更多外國投資以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推進FTAAP進程
推動FTAAP進程,推進亞太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促成中韓、中澳兩個高水平自貿協定的達成,進一步鞏固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地位。
坦然面對TPP
對TPP持坦然態度,雖然TPP對中國進出口貿易會產生一定影響,但目前來看,影響仍然可控。
中國高度開放,愿意融入世界貿易體系,包括接受高標準貿易協定。
構建亞太地區經濟秩序
共同制訂并主導亞太地區的經濟秩序,尋求全方位的合作機會。
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面對TPP的結束,中國應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通過深化改革與開放,提高競爭力和吸引力,應對高水平貿易協定的挑戰。同時,中國應積極參與區域和雙邊FTA的發展,與美國進行雙邊FTA談判,以維護自身利益和話語權。中國應抱著開放和合作的態度,推進亞太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構建亞太地區穩定繁榮的經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