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證券化率是各地政府提出的重要指標之一,用于衡量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的程度。不同地區對于資產證券化率的要求不同,例如浙江省要求2020年底省屬國企資產證券化率達到75%,山東省要求到2021年底達到70%。資產證券化率的提高可以促進國有企業深化產融結合,積極對接資本市場,優化資本結構,提高國有資產的價值。
國企營業總收入和利潤增長
根據數據顯示,中央企業的營業總收入和利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有資本證券化的水平。根據統計,中央企業營業總收入增長了3%,利潤總額增長了1%。此外,營業收入利潤率也提高了7個百分點,達到了1%。這些數據顯示國有資本證券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將資產證券化率納入考核體系
為了促使省屬企業進一步深化產融結合,并積極對接資本市場,一些地方政府已經將資產證券化率納入了省屬企業的年度和任期經營目標責任考核體系中。這種做法可以倒逼省屬企業積極推進資產證券化,用好上市平臺,優化資本結構。
督導上市公司積極參與資本市場
需要督導省屬國有上市公司積極參與資本市場。由于孵化培育上市的期限較長,通道受限,可以通過收購方式進入資本市場。這樣做不僅可以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的融資優勢,快速盤活國企存量資產,還能優化資本結構,提高國有資產的證券化水平。
提高國企資產證券化率的特征
華魯集團的發展情況顯示了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率的提高特征。華魯集團的主業占比高,主業資產占比達到3%,主業營收占比達到97%。此外,華魯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也很高,混合改革資產占比達到97%,整體資產證券化率為92%。這些數據表明,國有企業積極推動資產證券化,能夠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并實現國有資產的最大化價值。
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力增強
通過積極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這些努力以及各項目標任務按期完成,為全市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完成情況
據報道,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的三年行動完成率超過98%。這說明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國企的資產證券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山西省的國企改革行動
山西省已經采取了四種措施來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其中一項是提高資產證券化率。通過推進資產證券化,山西省能夠盤活上市公司的資源,并實現內部資源的優化整合,從而實現國有資產的最大化價值。
不同國企的資產證券化率差異
不同國企的資產證券化率差異較大。據統計,資產證券化率在60%以上的有兩家企業,分別是中航工業集團和中國電子集團,而資產證券化率最高的是中國電子集團,約為74%。這些數據顯示了不同國企資產證券化的水平差異。
資產證券化率的提高對國有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推進資產證券化,國有企業能夠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優化資本結構,提高國有資產的價值,并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力。然而,不同國企在資產證券化率上存在差異,需要進一步加強改革和監管,推動國有企業的資產證券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