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是指在股市中每股的市場價格和每股盈余(EPS)的比率,計算公式=總市值/凈利潤=股價P/每股盈利EPS,也就是市盈率大小等于上市公司的總市值與凈利潤的比值,或是股價P與每股凈利潤EPS的比值,簡稱PE。
我們投資者在選股票的時候,不能只看公司的業績好不好,還要看買入的價格貴不貴。所以,引入市盈率PE的目的是,將股價和公司業績聯系起來綜合考慮,看買入是否劃算,市盈率的意義就在于此。
簡單舉個例子來看,同樣是花10萬元開了個小店子 ,小張的店一年凈利潤2萬元,市盈率就是5倍,表示需要5年回本;而小王很會做生意,店的位置也好,他一年能凈賺5萬元,市盈率就是2倍,只要2年就回本了。如果讓你們大家去入股,你們會選哪家店子呢?很顯然是選小王吧,因為他的店賺錢能力更強,回本更快、風險更低。所以市盈率的作用就是,告訴我們按照某個價格買入一只股票是否劃算。市盈率PE的倍數越高,就說明買入的價格過高,風險就越大;相反市盈率PE的倍數越小,就表示買入價格偏低,風險很小。
一般來說市盈率在0-13 區間,股票價值被低估,14-20區間,股票正常水平,21-28區間,股票價值被高估,大于28,反映股市出現投機性泡沫,因此,股票市盈率一般在20以下比較安全。
投資者在利用市盈率來判斷個股時,需要注意的是,市盈率不是越低越好,低估至正常水平比較好;不同行業的市盈率一般都是不一樣的,有些行業的市盈率普遍就比較高,不能單純的從這個看去判斷股票好壞;不同發展階段,其市盈率也有所不同,比如個股當前市盈率比較低,但是它正處于衰退階段,則投資者也不會看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