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倉是指投資者把持有的股票賣出的行為,平倉之后是虧還是賺,取決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平倉手續費用以及平倉價格,即當平倉價格高于持倉成本,且差價帶來的收益能夠彌補手續費用,則是賺錢,反之,當平倉價格低于持倉成本,則是虧錢。
比如,投資者持有某股票的成本價為9元,持有的股票數量為4000股,在股價10元的時候賣出,其賣出的手續費用為50元,則投資者在平倉個股之后的收益=4000×(10-9)-50=3950元。
如果出現強制平倉,或者爆倉的情況,則會虧錢,一般出現在融資融券賬戶中,即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借入資金買賣股票或者借入證券再賣出,證券公司出于風險考慮,會設置平倉線,當投資者虧損觸碰平倉線并不追加保證金時,證券公司會強行平倉。
強制平倉后欠券商的錢,則需要投資者用自有的資產償還,否則會面臨法律追償,投資者可以采取以下投資策略,來降低強制平倉的概率:
1、合理地控制好其倉位,做好輕倉買入,留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標的物出現相反走勢帶來的風險,比如,采取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方法、漏斗形倉位管理方法、矩形倉位管理方法等等。
2、對行情的變化要及時地跟蹤觀察,當市場行情向相反的方向變化時,及時平倉出局,而不是一味拿著不動。
需要注意的是,規定客戶維持擔保比例不再硬性規定130%,會員應當根據市場情況,客戶資信和公司風險管理能力等因素,審慎評估并與客戶約定最低維持擔保比例要求。當客戶資信較好,當前市場環境較好,可能會下調維持擔保比例,即120%,當客戶資信較差,市場環境較差處于熊市中,可能會上調擔保維持比例,即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