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沒開通創業板權限但也想參與創業板交易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通過間接投資方式來參與到創業板市場,比如說,投資一些創業板相關的基金產品,類似以創業板指為投資標的的LOF和ETF基金,或是有收納創業板中一些股票的公募基金組合。
購買創業板相關的基金相比較單獨購買創業板個股的風險會低上一些,但也不會低太多,畢竟投資創業板市場的風險是相對較高的,如果投資者暫時達不到開通創業板權限的準入資格,那么從規避風險的角度來看,不建議投資者此時參與創業板交易,包括與之相關的衍生產品。投資者應當為自身負責。
關于開通創業板交易權限的相關條件:
1、在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內的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中所有資產日均不低于人民幣10萬元,并且該資產不得包括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業務所融借的資金和證券部分。
2、投資者參與證券交易的時間達到24個月及以上。
3、交易所規定的其他通用申請條件。
創業板之所以有一定門檻,主要是在創業板上市股票的發行公司多以新興創業型企業為主,本身達不到主板上市門檻,投資風險也就高于主板,不合適一般投資者入市;同時為了給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融資渠道,采取這種方式能篩選出一些較優質的投資者來參與到創業板市場中來給予助力。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在參與創業板市場交易時,除了遵守基本的相關法規外,應先了解清楚創業板存在的各類交易機制與常見市場風險,明確投資者個人的投資需求,制定適合自身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