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生產活動中貨物以及服務的市場價值增值來計算GDP
市場價格: GDP最終的值是一個用貨幣單位來計算的價格,用來衡量所有生產出來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
國家(地區)所有常住單位: 這里將經濟生產的主體做了兩個限定,地理限定(國內)和所有常住單位限定(排除掉外國企業在國內生產的增加值)。
增值: GDP只計算商品和服務的增值部分,而不包括已經包含在原材料和中間產品中的價值。
收入法計算GDP的方式
固定資產折舊: 在GDP的計算中,需要考慮到固定資產的價值損耗或折舊,因為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有限,每年都會有一部分價值損失。
生產稅凈額: 包括生產環節的各種稅費,如增值稅、營業稅等。GDP計算時需要扣除這些稅費的影響。
營業盈余: 指企業的利潤和凈收入。
勞動者報酬: 指企業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獎金、社會保險費等。
生產法計算GDP
一產、二產、三產的增加值: 將GDP從產業的角度分成一產、二產和三產的增加值。其中二產包括工業和建筑業的增加值,三產包括金融、交通和其他服務業的增加值。
支出法計算GDP
支出法的計算方法: GDP可以從最終需求的角度來計算,即定量消費總支出+政府總支出+投資總支出+對外貿易凈收入。
定量消費總支出: 指個人、家庭和政府在市場上購買消費品和服務的支出。
政府總支出: 指政府用于公共事業、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支出。
投資總支出: 指企業和政府為了增加未來的生產能力而購買設備、建筑物等長期資產的支出。
對外貿易凈收入: 指國家的出口減去進口的值。
縣區一級的GDP計算
在上級統計機構下發的GDP核算程序中填寫數據,填寫完成后數據自動計算得出縣區一級的GDP。
GDP是通過計算生產活動中貨物和服務的市場價值增值來計算的。在計算過程中,可以采用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不同的方法。生產法從產業角度將GDP分成一產、二產、三產的增加值,而收入法則通過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和勞動者報酬來計算。支出法則從最終需求的角度考慮,計算定量消費總支出、政府總支出、投資總支出和對外貿易凈收入。縣區一級的GDP計算則是通過上級統計機構下發的核算程序進行填寫和計算。這些方法相互補充,綜合考慮了生產、收入和支出等多個方面,從而得出一個全面準確的GDP數值,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經濟生產活動的整體水平和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