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交所發布了關于督促會員提升保薦業務執業質量的通知。根據通知,對于平均保薦項目數居前二十且撤否率超過40%且在60%以下的會員,深交所將對其保薦的IPO項目按照30%以上的比例抽取進行檢查。在這個背景下,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原證券的保薦業務如何。
中原證券保薦業務數量最多
根據數據來源,中原證券在輔導企業中保薦業務數量最多,拿下了7家公司,而開源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分別收獲了4家公司的保薦業務。其他券商如安信證券、招商證券、銀河證券、中信證券也都收獲了不少的保薦業務。
中原證券持續強勢表現
繼去年"九戰九捷"之后,中原證券的投行業務延續了強勢表現,今年又先后保薦及聯主過會了多個IPO項目。例如,中原證券保薦的榮信教育成功過會,以及由中原證券保薦的某項目也成功過會。
中原證券保薦項目數量減少
盡管券商投資銀行業務在全面注冊制改革的推進下得到進一步拓展,但中原證券的保薦項目數量卻在減少。據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原證券完成的IPO主承銷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減少。
中原證券保薦業務收入下降
在全面注冊制持續推進的背景下,中原證券的投行業務收入與去年相比下降了67%,同時,營業利潤也轉為負數。然而,中原證券憑借2021年的表現在2022年投行業務質量評級中獲得了A級評定。
中原證券受傷最多的券商
今年前9個月中,中原證券在IPO保薦業務上受傷最多。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原證券僅完成了兩單IPO保薦項目的掛牌上市,業務收縮幅度巨大。
中原證券可能存在工作不力
根據環評文件的截圖顯示,滬鴿口腔前后兩版招股書的數據出現明顯差異,可見中原證券在信披工作質量上存在問題,或者工作不力。這一點也可以從與中信證券聯席保薦機構一起作為城發環境股份有限公司配股公開發行的情況中推斷出來。
盡管中原證券在過去一段時間中保薦業務數量最多且有強勢表現,但在當前全面注冊制的背景下,其保薦項目數量和業務收入出現了下降的趨勢。其中,中原證券在今年的IPO保薦業務方面受到了重大影響,可能存在工作不力的問題。對于中原證券來說,如何提升保薦業務的執業質量和重振業務發展勢頭是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