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眩暈的原因有很多,對因、對癥用藥(吃藥)才能發揮藥物最好的治療效果。具體用藥方案如下。
1.對于高血壓、內分泌疾病等疾病引起的眩暈,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控制血壓,可選用氯沙坦鉀、硝苯地平控釋片;因低血糖引起的眩暈,可給與口服糖塊,癥狀嚴重需給予葡萄糖靜脈治療。
2.腦血管疾病引起的眩暈,一般由椎-基底動脈狹窄或閉塞引起顱內血流減少,進而出現眩暈癥狀。一旦發生,應盡快到醫院就診,如確診為腦梗死,在溶栓時間窗內,符合溶栓適應證,可給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療;超過溶栓時間窗,應給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有腦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應積極降壓、降糖、降血脂治療。
3.耳石癥(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由于耳朵內部半規管發生病變,導致頭部在某個位置時出現短暫眩暈,伴有特征性眼震。臨床主要通過手法復位能夠快速緩解。如果復位后,還存在眩暈、昏沉等癥狀,可用甲磺酸倍他司汀、銀杏葉提取物、氟桂利嗪對癥處理。
4.神經官能性眩暈:對于因精神因素導致的眩暈,首先應解除病人的焦慮不安情緒,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給以抗焦慮或抗抑郁藥物。
具體藥物需要遵醫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