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后子宮腔內的子宮內膜稱為“蛻膜”,胎兒,胎盤等組織相繼排出后,蛻膜也要從子宮腔內排出,在蛻膜排出的同時,也有血(紅細胞),一些細菌,上皮細胞一起排出,我們稱之為“惡露”。產后惡露大致持續3~4周,在最初4~5日為血性紅色,量也稍多,為“紅色惡露”,以后10~14天,顏色減退為粉紅色,為“漿液性惡露”,此后,惡露中混有白細胞,顏色發黃白,或白色,量也明顯減少,為“白色惡露”,持續至3周多。雖然每個產婦都有惡露,但每人排出的量是不同的,平均總量可達500~1000毫升。各個產婦持續排露的時間也不同,正常的產婦一般需要2~4周,少數產婦可以持續1~2個月。如果產后一直出血、不符合上述惡露排出的情況,稱之為產后惡露不盡。如果產后2周,惡露仍然為血性,量多,伴有惡臭味,有時排出爛肉樣的東西,或者胎膜樣物,子宮復舊很差,這時應考慮子宮內可能殘留有胎盤或胎膜,隨時有可能出現大出血,應立即去醫院診治。產后發生產褥感染時,會引起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這時,產婦有發熱、下腹疼痛、惡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癥狀。這時的惡露,不僅有臭味,而且顏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漿液性,呈混濁、污穢的土褐色,應提前到醫院就診、由醫生檢查,以防有異常情況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