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股市熔斷是什么意思啊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并且全球原油價格也出現暴跌。這兩個因素對于股市來說都是巨大的負面影響,再加上美國特朗普政府消極對待疫情、美聯儲不正當的貨幣政策操作、西方經濟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以及兩大石油國家之間的石油爭端等問題,都導致了美股熔斷的出現。那么具體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將分點進行介紹。
美國股市的結構性特征
過去十年里,美國股市形成了一系列的結構性特征,其中包括上市公司持續大規模回購股票以及以ETF為代表的被動性投資流量的增加等。這些特征導致了美股市場結構的變化和風險的積聚。
股票熔斷機制的定義
股票熔斷是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采取的暫停交易措施。其作用是為了控制市場進一步下跌的風險,防止過度恐慌和恐慌性交易的發生,并為投資者創造更加安全平穩的交易環境。
美股熔斷的次數
2020年是美股熔斷的重要年份,一共熔斷了4次,且全部出現在3月份。熔斷時期主要與新冠疫情有關,同時也反映了美國股市本身存在著風險積聚和結構性問題的現實。
熔斷機制的歷史
熔斷機制最初起源于美國,旨在控制股市交易的過度波動。美股自1997年開始實行熔斷機制,到2020年已經多次出現熔斷現象,表明市場波動已經進一步增大,對市場運作穩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熔斷對于股市的影響
熔斷對于股市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方面可以控制市場投機和波動的風險,但另一方面,熔斷現象本身也會引發市場的恐慌性交易和追壓行為,從而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市場的運作穩定。
股市熔斷是股市風險控制機制的一種表現,是為了防止市場過度波動而采取的控制措施。熔斷現象的出現提醒我們,股市存在著結構性問題和積聚的風險,需要進行更加謹慎的投資和健全的市場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