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貨幣擴張是指央行通過一系列措施來增加基礎貨幣的供應量,從而推動貨幣供應量的擴大。基礎貨幣擴張主要是通過央行的外匯占款、法定存準率和貨幣發行來實現的。央行通過投放基礎貨幣,商業銀行通過貸款等方式派生存款,形成貸款派生貨幣的乘數效應,從而實現貨幣的擴張。
央行的操作
投放和回籠基礎貨幣:央行會通過投放和回籠基礎貨幣的方式來控制銀行的資產擴張。央行以再貸款的方式新增投放基礎貨幣,或者調整法定存準率,從而影響銀行的資產規模。
貨幣發行的擴大
增加貨幣發行:貨幣發行占到基礎貨幣的近50%,因此加大貨幣發行是擴張基礎貨幣的有效途徑。在我國經濟的當前情況下,加大貨幣發行可以增加貨幣供應量,促進經濟發展。
中央銀行的債權增加
商業銀行的再貼現和再貸款:中央銀行的債權增加意味著對商業銀行的再貼現或再貸款資產增加,同時也說明通過商業銀行注入流通的基礎貨幣增加。這將引起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的變化,進而影響基礎貨幣的擴張。
基礎貨幣的創造功能
基礎貨幣是銀行體系信用擴張的源頭:我國金融市場以間接融資為主,銀行扮演著貨幣政策傳導的中心角色。無論是貨幣政策的數量規則還是價格規則,都是通過銀行的信用擴張來實現的。
商業銀行存款貨幣擴張的基礎
基礎貨幣和支票:商業銀行存款貨幣擴張的基礎是基礎貨幣和支票。商業銀行通過貸款等業務,將基礎貨幣轉化為存款,從而實現貨幣的擴張。
基礎貨幣擴張到實際投資和消費增長的渠道
基礎貨幣供應量增加:基礎貨幣的擴張可以刺激利率水平的降低。
刺激信用規模的擴張:利率水平的降低會刺激信用規模的擴張。
刺激投資和消費增長:信用規模的擴張進一步刺激投資和消費的增長,實現基礎貨幣擴張到實際經濟活動的傳導。
基礎貨幣的定義
基礎貨幣也稱為貨幣基數、貨幣基礎、強力貨幣或高能貨幣。它是通過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業務而能夠擴張或收縮貨幣供應量的貨幣。
待擴張基礎貨幣
存款準備金是已經擴張的基礎貨幣,而待擴張基礎貨幣是貨幣供應量收縮后的結果。現金就屬于待擴張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的擴張是通過央行的操作、貨幣發行的擴大和商業銀行的存款貨幣擴張來實現的。央行可以通過投放和回籠基礎貨幣來控制銀行的資產規模,貨幣發行的增加可以擴張基礎貨幣,而商業銀行通過存款和貸款業務將基礎貨幣轉化為存款,實現貨幣的擴張。基礎貨幣的擴張對于推動實際投資和消費的增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一系列渠道,基礎貨幣的擴張可以傳導到實際經濟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