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系由蒼白螺旋體所致的一種慢性感染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其癥狀及體征大多復雜,早期主要侵犯皮膚及黏膜,晚期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和組織,危害較大。一旦確診,應盡快治療。
梅毒可分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梅毒包括Ⅰ期、Ⅱ期和早期潛伏梅毒,晚期梅毒包括Ⅲ期皮膚、黏膜、骨骼梅毒,晚期潛伏梅毒或不能確定病期的潛伏梅毒。
梅毒的治療原則是及時、及早、規則而足量的治療,治療后應追蹤足夠的時間。青霉素從1943年至今一直都是系統治療梅毒的首選藥物,迄今尚未發現耐青霉素的梅毒螺旋體株。早期梅毒的治療藥物首選普魯卡因青霉素G,克拉霉素的抗菌譜與紅霉素相同,可作為早期梅毒的替代治療藥物;晚期梅毒的治療藥物首選普魯卡因青霉素G或芐星青霉素G(長效西林)。對青霉素過敏者,可口服鹽酸四環素、紅霉素或多西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