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應是指在患者服用某種藥物的情況下出現的一種損害機體的非預期的反應。如果服用藥物后出現了說明書中標注的不良反應,而且明確表示發生的不良反應可以耐受,停藥后可逐漸消失,那么患者應該立刻停藥,并且觀察癥狀是否逐漸消失。如如不良反應在停藥后仍持續表達,則應立即去正規醫院就診。如果是長期用藥導致的藥物蓄積中毒,更需要專業醫生的診斷和對癥處理。廣義的藥物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因藥品質量問題或用藥不當所引起的有害反應,包括藥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毒性反應)、后遺反應(后作用)、過敏反應、特異質反應、抗感染藥物引起的二重感染、依賴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等,這些不良反應有些是在藥品本身含有雜質或用藥不當時出現,有些在質量檢驗合格、臨床上正常用法和用量的情況下也可發生。
如果錯服的是一般藥物,觀察機體變化,若出現癥狀及時就醫,如果誤服或多服了羥考酮、曲馬朵、嗎啡、巴比妥等藥物,應盡快就醫處理。
如果錯服的是滋補藥、抗生素、維生素等,包括多數腫瘤靶向藥物,其不良反應小,一般不必做特殊處理,觀察用藥后的機體變化情況,若出現不適盡快就醫。
如果誤服或多服了羥考酮、曲馬朵、嗎啡、巴比妥、氯丙嗪、顛茄、阿托品等藥物這類藥物過量易造成中毒。若是總量在正常用量范圍內,多飲白開水促進其排泄即可,但必須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如果量大,爭取盡早催吐,減少藥物吸收。
維生素、健胃藥、滋補藥等導致的中毒反應,一般都不會太嚴重。只要多飲溫開水,讓藥物稀釋排泄即可。
解熱鎮痛藥、鎮咳化痰藥、避孕藥、催眠藥等用量過大,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如面色蒼白、頭暈昏睡,或心慌、腹痛等。此時應迅速果斷地采取催吐法,促使中毒藥物迅速排出,減少吸收。
若誤服了腐蝕性很強的來蘇或石炭酸,要立即喝下大量的雞蛋清、牛奶,從而減輕這些消毒藥液對人體的傷害。如果錯喝了癬藥水、止癢水,可多飲茶水。
藥物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隨意用藥。用藥中若出現任何不適,應盡快就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