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就是足跟和小腿之間比較粗壯結實,而且繃得很緊的肌腱。這根肌腱位于足跟后側,在小腿下端,是人體最粗最大的筋腱之一。日常的行走、站立和保持身體均衡都需要用到跟腱。
走路或者是跑步運動時會感覺跟腱部位疼痛,有時候甚至還會出現紅腫的現象。這種情況在生活當中是比較常見的,不過有些人并不知道跟腱的具體位置,所以不能及時發現病情。那么跟腱是哪個部位?
一、跟腱是哪個部位
跟腱指的就是足跟和小腿之間的那一根粗壯又結實,而且繃得非常緊實的肌腱。其位置就在足跟的后側,在小腿的下端,在小腿三頭肌連接足跟的部位。這是人體最粗最大的筋腱之一,對于日常的走動、站立以及保持身體均衡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跟腱過短,跑步的時候步子會比較小,甚至走路的時候都會出現不穩的現象,若是跟腱完全斷裂,患者往往寸步難行。
二、跟腱的基本特點
跟腱就位于踝關節后方,是一條非常大的肌腱,連接著小腿后方的肌肉群到跟骨,人類正常的行走、奔跑以及攀登都需要用到這部分組織。一般的跟腱炎癥有細菌性和無菌性之分,由于這個部位的血液供應相對不足,所以患病之后的愈合速度比較慢。
三、跟腱的常見病變有哪些
1.止點性跟腱炎
這種疾病會導致跟后部疼痛,一開始的時候是活動多了才感到疼痛,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的轉變成持續性疼痛。檢查時會發現跟腱止點部外觀正常或者增大,局部有壓痛感。
2.跟腱滑囊炎
跟腱滑囊炎也是跟腱部位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局部會有紅腫熱痛的現象,跟腱前還會疼痛。如果說局部腫脹,往往會向跟腱兩側突出,背伸踝關節時也會引起疼痛感。
跟腱是腳后跟后面上面的地方,跟腱,是人體最粗的一個腱性結構。
跟腱是指在足跟與小腿之間有一條很粗壯結實、繃得很緊的肌腱。跟腱長約15cm?,是人體最粗大的肌腱,由小腿三頭肌(比目魚肌、腓腸肌內、外頭)肌腱在足跟上方約15cm處融合形成。
人的行走、跑、跳就依仗著這條強有力的肌腱。跟腱短,跑步步子小,甚至走路有可能出現雙腳不穩。跟腱若是完全斷了就會寸步難行。
在臨床上跟腱炎很常見,一般喜歡奔跑、爬山等負荷性運動的人群會發生跟腱炎,如果局部有皮膚破損,會有細菌存留,多是低毒性細菌,造成不利影響。注意避免反復激素封閉治療,以防發生跟腱自發性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