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超敏C反應蛋白高說明機體可能存在細菌感染、組織壞死、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病、移植后排斥反應等。
1.細菌感染:超敏C反應蛋白用于鑒別細菌感染和非細菌感染,細菌感染時可出現超敏C反應蛋白升高。
2.結締組織病:結締組織病活動期,可能會出現超敏C反應蛋白升高。
3.組織壞死:心肌梗死、外傷及手術患者因組織壞死也可表現為C反應蛋白升高。
惡性腫瘤及移植后排斥反應等患者也會有C反應蛋白升高,當發現C反應蛋白升高后及時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規范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超敏C反應蛋白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全身性炎癥反應急性期的非特異標志物,增高的原因主要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動期、腫瘤性疾病及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等。
1.超敏C反應蛋白增高主要見于感染性疾病,包括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等,其中以細菌感染時增高明顯。感染控制后超敏C反應蛋白會逐漸下降至正常,可以作為感染控制的評判指標之一。
2.超敏C反應蛋白增高還可見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動期。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痛風、類風濕關節炎病情活動時,超敏C反應蛋白也可增高,可結合臨床表現、補體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沉測定等綜合分析。
3.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急性期等超敏C反應蛋白均可增高。如心肌梗死等,需結合臨床表現、心電圖等綜合分析明確病因。當細胞發生惡變時,也會導致機體超敏C反應蛋白發生增高的可能,需進行相關檢驗檢查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
超敏C反應蛋白并不是特異性指標,有時增高是多個因素所致,需全面鑒別,動態監測,明確病因,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