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養老保險是指國家為老年人提供的社會保障制度,國家鼓勵每位勞動者繳納養老保險費,并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領取養老金。很多人會關心,交滿15年社保后可以不交嗎?小編會從各地政府補貼、特殊人群、個人賬戶、停繳和合并社保、退休待遇、手續辦理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
特殊人群的政府補貼
新農保、居民養老保險等特殊人群,在繳納養老保險的同時,國家也會對其進行補貼。例如新農保,其繳費15年每年交500元,60歲后每月能領109元養老金,并且每年還有政府補貼。再如屬于二級以上殘疾人,在繳納一定年限養老保險后,可以享受較高的政府補貼。
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是指養老保險中個人繳費部分所累計的資金賬戶,屬于個人所有。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領取的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是根據個人繳費總額和個人賬戶累計金額共同決定的。
停繳和合并社保
如果一個人已經繳納了15年養老保險,是否可以停止繼續繳納?答案是不建議這樣做。因為只有在繳滿15年的情況下,才能申請領取基本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而且在退休后,還可以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并增加個人賬戶的累計金額。同時,如果一個人在不同地區工作,可以將不同地區的社保關系遷移并合并,這樣可以累計計算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退休待遇
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繳滿15年社保的人可以申請領取基本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是根據職工個人繳費的年限和月均工資基數所確定的,而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是根據個人繳費總額和個人賬戶累計金額共同計算的。當然,不同地區的退休待遇也有所不同,需要具體查詢。
手續辦理
繳滿15年社保后,可以向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辦理職工領取養老待遇的審核手續。注意,每個地區的手續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據當地的具體規定進行辦理。
繳滿15年社保后,雖然能夠申請領取養老金,但并不建議停止繼續繳納養老保險,畢竟繳納社保也是一種具體的社會責任與義務。同時,個人賬戶累計金額、政府補貼以及不同地區的退休待遇也需要具體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