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養老金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采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是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特殊產物。公務員在機關里干到退休可以享受比其他行業更高的養老金待遇。
雙軌制的由來和意義
養老金雙軌制是計劃經濟時代為了鼓勵人們進入國家公務員隊伍,保證了公務員在辦公室干到退休之后可以享受比普通人更高的養老金待遇。但這種制度造成了財政負擔過重,基層公務員待遇低、晉升慢、缺乏升遷通道等問題。因此,建立養老金雙軌制是為了讓基層公務員有“盼頭”。
雙軌制帶來的影響
隨著養老金雙軌制的存在,公務員越來越市場化,逐漸褪去了“神壇”的光環,讓公務員在退休后的待遇與其他行業的工作人員存在明顯的差異。另外,養老金雙軌制對于財政負擔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加重,對于國家和地方財政壓力很大。
取消雙軌制的改革
為了提高基層公務員的待遇,國家在逐步取消養老金雙軌制,實行以個人工資為基礎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國務院發布《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需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實行按個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取代了以前按級別和工作年限來確定養老金待遇的制度。
養老金改革的影響
養老金改革的實施,使公務員享受養老金待遇的優勢消失,需要通過繳納個人月工資的8%來獲得相應的養老金待遇。這種制度的實行對于公務員家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需要他們更加謹慎地規劃退休后的生活。
“公務員養老金雙軌制”的取消,能夠緩解財政負擔,提高基層公務員的待遇和晉升通道,也使得公務員逐漸走向市場化,消失了原來的特權。此次養老金改革,需要廣大公務員以更加謹慎的態度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同時也是一次重要的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