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調理沒有最有效的方法。一般來說,氣虛具體可分為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以及腎氣虛等,需要辨證后針對性調理,可選用補肺湯、玉屏風散、補肺丸、七福飲、六君子湯、大補元煎、補中益氣丸、參苓白術散、香砂養胃丸、金匱腎氣丸等。
肺氣虛:方用補肺湯、玉屏風散等;常用加減藥物有蘇子、款冬花、沙參、玉竹、百合等;中成藥如補肺丸等。
心氣虛:方用七福飲、安神定志丸、酸棗仁湯等;常用加減藥物有生龍骨、生牡蠣、朱砂等;中成藥如柏子養心丸、養心顆粒等。
脾氣虛:方用六君子湯、參苓白術散等;常用加減藥物有炮姜、肉豆蔻、黃芪、木香、香附、升麻、葛根等;中成藥如補中益氣丸、參苓白術散、香砂養胃丸等。
腎氣虛:方用大補元煎、黃芪散、金鎖固精丸、黑錫丹等;常用加減藥物有益智仁、仙茅、仙靈脾、黃芪、菟絲子、五味子、紫石英、沉香等;中成藥如金匱腎氣丸等。
注意對以上藥物過敏者禁用。具體用藥需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切勿擅自用藥。
補氣虛最有效的方式還沒有得到統一的論證,一般通過服用中藥、艾灸、生活調攝相結合效果比較好。
對于食欲不佳、乏力、大便不成形的脾胃氣虛的人可以服用四君子丸,脾胃陰虛(脾胃的陰液不足)患者不可以服用,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腎氣虛的乏力、耳鳴、尿頻、腰酸困可以服用無比山藥丸,孕婦要慎用,未見其他明顯不良反應。服用藥物要醫生指導下進行。
艾灸可以選擇關元、氣海等穴位,關元在肚臍正下方3寸,可以治療元氣虛損的疾病;氣海在肚臍正下方1.5寸,可以治療乏力等氣虛證。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艾灸。
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節制房事。
當身體出現明顯氣虛,需積極就診,遵醫囑合理治療。以上藥物和治療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自行使用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