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低風險的理財方式,但這并不意味著銀行存款沒有任何風險,銀行存款的風險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指銀行因為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倒閉等原因,導致無法按時或足額償還存款本息的風險。這種風險雖然較低,但也是可觀存在的。投資者在選擇存款機構時,要關注銀行的實力背景和市場口碑。
2、利率風險。利率風險是指市場利率的變化導致存款收益降低的風險。例如當市場利率上升時,投資者之前的存款利率可能不變,從而導致存款收益低于市場水平。此外當市場利率下降時,新存款的利率可能會下調,可能導致利息減少。
3、通貨膨脹風險。通貨膨脹風險是指物價水平上漲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從而影響存款實際收益。例如當通貨膨脹率高于存款利率時,存款實際上是在貶值的。
基金分紅一般有現金分紅和紅利再投兩種方式,選擇紅利再投可以增加持有的基金份額,更好地實現理財的復利效應。但基金紅利再投也有一定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波動風險。基金紅利再投相當于買入了基金份額,如果后續市場波動加大基金凈值下降,那么再投的份額可能出現浮虧,從而導致投資者整體收益下降。
2、流動性風險。選擇紅利再投相比于直接獲取基金現金分紅,降低了資金的流動性。如果投資者在分紅后需要資金周轉,那么就需要贖回部分基金份額,這可能會損失一些收益。
3、增加了機會成本。基金紅利再投相當于將基金分紅重新投入到原來的基金中,無法考慮其他的投資機會。如果持有的基金表現不佳或者市場上其他的基金表現更好,那么就可能錯過了更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