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為中醫治療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主要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罐體吸附于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溫經散寒、行氣活血、祛風除濕、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等作用。拔罐后應注意以下幾點:
1.拔罐后局部皮膚可能出現紅暈或瘀斑,此為正常現象,基本可自行消退。
2.局部皮膚潮紅、瘙癢者,不宜亂抓亂撓,幾小時或數日后可自行消散。
3.由于留罐時間過長引起皮膚水皰者,小水皰一般不需處理,防止擦破引發感染即可;大水皰可用針刺破,使皰內液體流出,并涂抹藥水,覆蓋消毒敷料。
4.拔罐后不能立即洗澡,否則容易導致局部皮膚破損、發炎,且容易受涼。
5.拔罐后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以免感受風邪。
6.拔罐后應注意保暖,以免寒氣入體,加重病情。
7.拔罐前后均不宜喝酒,否則會影響治療效果。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傳統醫學科王振強(主任醫師)審核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傳統醫學科趙陽(主治醫師)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