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變動工作單位時,新就業單位已經建立企業年金或者職業年金的,原企業年金個人賬戶權益應當隨同轉入新就業單位企業年金或者職業年金。職工新就業單位沒有建立企業年金或者職業年金的,原企業年金個人賬戶可以暫時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等你找到下家有企業年金的單位,可以把原企業年金轉移到新單位去。
據我所知,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每月養老待遇計算公式:月養老金待遇=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139。(139是新農保養老金計發系數)。其中,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7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構成則是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等組成。
目前,根據參保人個人繳費檔次,每月按如下標準給予對應補貼:1、選擇繳費檔次100元,補貼45元;2、選擇繳費檔次200元,補貼50元;3、選擇繳費檔次300元,補貼55元;4、選擇繳費檔次400元,補貼60元;5、選擇繳費檔次500元,補貼70元;6、選擇繳費檔次700元,補貼75元;7、選擇繳費檔次1000元、1500元、2000元中任意一檔的,補貼85元;8、選擇繳費檔次2500元、3000元、3500元和4000元中任意一檔的,補貼90元。
你阿姨選擇繳費100元檔次,即每月補貼45元,每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為:70(基礎養老金)+145(個人賬戶總額)/139=71元/月。
要注意的是這個是最低的領取額度,加上每年的基礎養老金都會有所上漲,所以這樣實際領取的金額會略高于71元/月,這里還沒加上養老金產生的利息。此外,不同省份,甚至同一省份不同地市、縣區,對農村養老保險的補助是不一樣的。
但是,不管怎么算,可以確定的是農村養老金絕對是可以賺回來的,一年繳費100元,60歲退休后每年至少領850元以上,最多只需要2年就可以回本,活到65歲以上以后都是妥妥的利潤,比定期存銀行500元/年的利息劃算的多,所以有條件的一定要繳納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