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的功效與作用為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利膽退黃。
大黃,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干燥根莖。本藥味苦,性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
一、功效與作用
1.瀉下攻積:治療實熱積滯秘結等胃腸積滯證的要藥,用于熱結便秘,癥見高熱神昏者;還用于濕熱痢疾初起、食積瀉痢等癥。
2.清熱瀉火:可用于熱邪亢盛引起的高熱、神昏、煩躁等癥;目赤、咽痛、口瘡、牙齦腫痛等臟腑火熱上炎證及熱毒瘡癰等多種熱毒證。
3.涼血解毒:可用于血熱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咯血等癥。
4.逐瘀通經:可用于腹內瘀血之癥積,婦女閉經、月經不調及產后瘀滯腹痛、惡露不盡、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等癥。
5.利膽退黃:可用于濕熱黃疸、濕熱淋證等癥。
二、禁忌證
1.孕婦、哺乳期及經期女性忌用。
2.虛寒、氣血虧虛、無瘀血、無積滯、陰疽或癰腫潰后膿清者慎用
三、給藥說明
1.生大黃瀉下力較強,欲攻下者不宜久煎;酒大黃瀉下力較弱,活血作用較好;大黃炭止血作用較好。
2.不宜與口服的紅霉素、士的寧、利福平等同用;與淀粉酶、蛋白酶、胰酶、乳酶生等含酶制劑連用會影響藥效。
大黃能夠有效的清除身體內的毒素,還可以治療腹瀉。能夠幫助身體排出尿素,有保護腎臟的功能。其次,大黃里面的物質可以緩解膽汁淤積的狀況,對肝臟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另外出現跌打損傷的癥狀時,也可用大黃治療。
大黃是一種蓼科植物,氣味苦并且伴隨著微澀之感,主要分布在陜甘地區。一般會選擇末莖或者是根部來入藥,一般是將大黃去除雜質洗凈,然后切成片后晾干入藥。每次用量3~15克為宜,多數是用清水煎煮,同時需研磨成末。那么中藥大黃的功效與作用有什么?
一、中藥大黃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解毒:大黃里面所含有的物質,能夠有效的清除積聚在身體里的毒素,對于肝火旺盛所引起的中暑等癥狀,也能夠有效的緩解,可以快速的消退身體內的燥熱。如果飲食不當而出現了腹瀉的情況,也可以通過服用大黃來治療。
2.改善腎功能:大黃有非常好的瀉下作用,所以能夠有效的促進人體對于氨基酸的吸收,可以將身體的蛋白質分解到合適的程度,然后將尿素排泄出來,利尿的作用是非常好的。
3.保護肝臟:對于膽汁淤積的患者來說,通過使用大黃能夠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大黃可以幫助改善身體內的微循環,能起到很好的調理肝臟機能的功效。
4.治療跌打損傷:可以服用大黃來治療,因外力的磕碰而出現的淤血情況,而且還有很好的止血功效。可以將大黃配合其他的藥物研制成粉制作成藥丸服用。還能夠有效的緩解牙齦腫痛。
二、服用大黃的注意事項
1.注意服用量與時間:在服用大黃的時候,盡量不要過量使用。因為這樣很容易會使脾胃功能受損,從而容易出現惡心和嘔吐的情況,嚴重時可能會誘發急性腸胃炎。長期使用大黃可能會對肝臟造成損傷,使身體內的電解質紊亂。
2.注意與其他藥物同用:在服用大黃的這段期間需要注意盡量不要與維生素、咖啡因以及頭孢菌素類藥物一同服用,否則很容易會影響大黃的藥效。而且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很有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比較常見的就是起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