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原則是有先大人后小孩、先需求后產品、先保障后理財,具體詳情為:
1、先大人后小孩:大人是有賺錢能力的,換句話說是有抵御風險的能力的,小孩子沒有抵御風險高能力,因此只有保障好了大人,小孩的保障才會可靠,有多余的錢再來配置孩子的保障;
2、先需求后產品:買保險記住三個口訣中有一個是先結合自己的保障需求,畢竟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以買重疾險為例,消費型重疾險是保定期的,承保時間沒有儲蓄型終身重疾險那么長,保險公司承擔的理賠風險更低,因此如果是保費預算不足的人群不用滿足追求保障終身的重疾險,那樣保費更貴,買定期重疾險保費便宜,先提升保額的前提下,再選擇產品;
3、先保障后理財:理財型的保險就是主打理財功能,保障薄弱,如果發生疾病或者重大意外險,理財險起不到很大作用,要先做好基礎的保障,比如重疾、意外、定期意外險等。
如果有長期閑置資金,存在活期儲蓄賬戶每年只有不到1%的收益其實是很低的。相較于活期存款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則能高不少,但對于年紀較大的投資者一般很難熟悉這類產品且不會操作各種手機銀行APP,選擇簡單安全的定期存款不僅提高收益還更省時省力。
相較于銀行理財、基金等其它產品,定期存款最大的優點就是安全性高,不用擔心本金和收益是否縮水。所以對于風險承受能力差且不差錢的投資者,大額定期存款是較好的選擇。
自從資管新規出臺后,凈值型理財產品讓部分投資者寢食難安,凈值漲跌時時刻刻牽動著投資者的心弦。對于這類較為敏感的投資者,在投資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建議先將資金轉入三個月或者六個月的定期存款緩沖,等大盤穩定之后再將資金投入銀行理財或者其它基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