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繳費基數是指醫療保險參保人按照一定比例繳納醫保費用計算的基數。
我國的醫保繳費基數是以醫療保險參保人的工資確定的,月工資總額超過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人員,按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月工資總額低于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人員,按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月平均工資的收入處于60%~300%之間的,那就按照實際的工資收入來當做繳費基數。
比如當地醫保繳費基數6000元,在職人員每個月交2%,就是扣120元,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9%,一個月扣540元,靈活就業醫保各地繳費比例通常5.6%-11%之間,交9%的比較多。
各地區的醫保實際情況不同,因此醫療保險參保人均以本地確定的繳存基數為準,繳費基數確定后,一年以內不得更改。
醫保繳費基數會影響參保人員的醫保待遇,因此工資越高,醫保的繳費基數就越高,相對應的能夠領取到的待遇也越高。
社保基數10000退休金多少,不僅僅和繳費基數有關,還和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當地在崗平均工資情況、退休年齡等等有關。
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指個人工資收入中繳納養老保險的部分,計算方式是基礎養老金=(在崗平均工資+指數化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繳費基數×8%×12月×繳費年限)÷計發月數。
以北京市為例,每月社保繳費基數10000退休金領取金額為:
假設當年北京市在崗平均工資10534元,選擇繳費基數10000,那么繳費指數就是0.949,假設以后都是按照這個指數交,交20年,60歲退休,60歲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
退休金是:基礎養老金:【(10534+10534×0.949)÷2×20×1%=2053元】+【個人賬戶養老金:10000×8%×12×15÷139=1035.9元】=3088元/月,一年可以領37067元。
如果個人交30年甚至35年以上,那么退休金相對更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