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交8000元社保,那么應該參與的是職工養老保險,因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沒有達到一年交8000元的。
參加職工社保,又可以在職職工、靈活就業人員兩種身份參保。
如果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交社保,每年8000元的話,這應該是按照60%至80%的繳費檔次來交的。交15年獲得的養老待遇如下:
假設退休當年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為6000元,繳費檔次為60%,繳納15年:基礎養老金6000*(1+0.6)/2*15*1%=72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8000*15÷139=863元,可領取的養老金是720+863=1583元。
如果是參加的在職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每年繳納8000元,在15年后,領取的退休金需要按當地繳費標準等級繳納標準領取。
如果8000元是所在地區最低繳費標準,則按社會平均工資的60%繳納,每月可領取1945.3元。如果8000元是當地社會的平均工資,即如果按100%支付,可以領取1545.32元。
確定了交費比例,還要確定繳費基數。國家對繳費基數作了統一的規定:要求作為繳費基數的繳費工資,不能低于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不能高于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0%,即不足60%的按60%繳納,高于300%的不計入繳費基數;高于60%,不足300%的應按職工實際工資總額如實申報。
換句話說,首先要確定工資總額,再乘以交費比例60%,就是交費基數。假設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是5000,繳費基數就是5000*60%=3000。其中個人繳費比例8%,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納的比例20%,劃入統籌賬戶。
30年工齡,假設退休當年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8000元,30年的工齡,65歲退休待遇:
基礎養老金:(8000+8000×繳費指數0.6)÷2×繳費年限30×1%=192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3000×8%×12月×30年)÷計發月數139=621.58元。
65歲退休金大概是:基礎養老金1920+個人賬戶養老金621.58=2541.58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