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上海市副市長華源2月2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海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簡稱《總體方案》)已公開發布,上海將在國家相關部門支持下,緊鑼密鼓推進規劃建設。目前,上海已經成立了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建設運營主體,近期還將組建相關綜合管理機構。
華源說,根據《總體方案》要求,2025年底,商務合作區要依托先行啟動區目前基礎條件,建設會展、培訓、酒店、服務等相關功能設施,同時還要抓緊推進配套設施建設,實現先行啟動區封閉運行。到2028年,整個區域實現封閉運作,并完成整個先行啟動區的建設。到2030年,商務合作區全面建成,區域功能輻射帶動能級實現進一步躍升,與東方樞紐7平方公里形成很好的聯動效應。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總體方案》明確的時間節點,抓緊時間,高質量、高品質地推動區域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工作。”華源說,接下來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加快推進。
一是圍繞國際商務合作區的功能定位,抓好相關規劃和建設工作。上海堅持“站場城”融合一體化、規劃建設一體化、運營管理一體化,聚焦三大功能及配套服務功能,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目前初步形成了商務合作區概念規劃,下一步還將抓緊啟動城市設計的國際方案征集,力求展現開放包容、人文親和、東方雅韻的理念,確保高水平、高品質地規劃建設國際一流的商務合作區。
二是圍繞最大程度便利,抓好流程優化。國際人員進出便利是國際商務合作區最大的特色之一。上海將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在商務合作區與浦東國際機場間設置連接通道,通過機場巴士直達。通過數字化賦能,優化境外人員入區邀請文件的簽發、派送、使用等流程,并為國際、國內側人員提供便利的通行管理服務。此外,對涉及人員較多的活動,比如會展、培訓等,綜合管理機構將會同相關部門,提供資源支持,做好統籌協調工作,確保運轉順暢。上海還將在國家相關部門支持下制定具體管理辦法,最大程度體現便利化。
三是圍繞一流品質,抓好建設管理。商務合作區將廣泛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理念、新材料,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低碳。在空間布局上,按照大空間、強復合、有彈性的思路,統籌用好地面和地下空間,充分發揮第五立面作用,提升單位空間利用能效。公共交通考慮采用電動智能穿梭巴士,形成智能公交和步行相結合的區內交通體系。另外,上海還將前瞻布局數字基礎設施,提升商務活動和生活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