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這座因“爐冶”而興的千年古銅都——大冶市依然生機勃勃,山水相映生輝,人城和諧共融。歷經多年高質量發展,這座位于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東南部的小城,徹底...">   寒冬時節,這座因“爐冶”而興的千年古銅都——大冶市依然生機勃勃,山水相映生輝,人城和諧共融。歷經多年高質量發展,這座位于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東南部的小城,徹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影院99,国产一级免费视频,精品国产成人系列,三级日韩,嫩草影院网址

新春走基層丨摒棄資源依賴 推進產業轉型 科技賦能助力大冶“綠色蝶變”

  寒冬時節,這座因“爐冶”而興的千年古銅都——大冶市依然生機勃勃,山水相映生輝,人城和諧共融。歷經多年高質量發展,這座位于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東南部的小城,徹底擺脫“一礦獨大”,走出一條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綠色轉型之路,憑借高新賽道躋身全國百強縣市。

  近日,中國證券報記者深入走訪多家大冶市高新技術企業,不少產業集群化發展已初具成效,“浴火騰飛”般的干勁撲面而來,不斷刷新大冶速度。

  跑出創新加速度

  有著4000多年采冶史的大冶,是我國六大銅礦生產基地和十大鐵礦生產基地之一,地處武漢、鄂州、黃石、九江城市帶之間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作為湖北省轄縣級市的大冶,目前由黃石市代管。

  近日,記者來到黃石大冶湖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走進湖北迪峰換熱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湖北迪峰”),該公司系國內換熱器工業領域的龍頭企業。“我們的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軍工、航空航天、遠洋船舶、鐵路機車、冶金礦山等行業,就連白鶴灘水電站的換熱器都是我們做的。”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自豪地說,換熱器可以解決設備運行過熱問題,還能節省能源消耗,目前公司進入許多龍頭企業的供應鏈。

  “一是儲能,二是低溫熱能利用,換熱器將有廣闊的應用場景。”該負責人認為,在新興綠色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換熱器行業的發展僅僅是個開始,市場對換熱器設備需求將是一片藍海。

  談及近年來公司做對了哪些事情得以快速發展,該負責人表示,最近五年多,公司發展的步伐明顯加快。一方面,通過組織和管理變革不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打破此前傳統架構中的壁壘,讓現代化的組織監督模式貫穿銷售、技術、計劃、生產和發貨等一整套流程,從而有效地指揮信息流去驅動實物流。

  另一方面,公司搭建了“1+4”創新平臺,不斷推動產學研合作,以迪峰換熱器為中心,組建LNG實驗室、換熱器熱功理化分析實驗室等工作平臺,長期與高校合作,不斷解決技術難題。

  智慧物流行業“新標兵”

  參觀完湖北迪峰之后,記者來到普羅格智芯科技(湖北)有限公司(簡稱“智芯科技”),這是一家專門提供一站式物流智控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物流機器人、智能搬運、揀選和分揀設備等,該公司研發總監李正言告訴記者,從2019年公司成立,到如今做到高端物流裝備行業全省第一、全國第四,這條路布滿了“鮮花與荊棘”。

  李正言表示,公司產品主要應用在存儲、搬運和分揀三大場景,首先通過物流機器人完成貨物的存儲和出入庫的流程,然后再由搬運機器人進行地面與貨架的搬運;到了揀選環節會用到指環掃碼槍,掃碼時會同步打開相應的貨物訂單格,直接丟進去就可以實現“零思考零差錯”。

  對于為何離開上海選擇來大冶創業,李正言坦言,一方面,看中大冶誘人的產業政策支持力度,這幾年累計獲得了超過2000萬元的獎勵和補貼,這筆錢幫我們渡過了很多難關;另一方面,看好大冶的產業規劃和布局,以及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交通便利。

  李正言對過去三年多來的成長仍歷歷在目,他無比清晰地回憶道,在公司剛開始創立的時候,政府提供場地,三年免租金,還有一系列的減稅免稅政策;當技術研發碰到了難點,政府又協調各大院校的教授專家,做技術指導合作;精密零部件購買運輸困難,政府部門就大力招引相關配套產業到公司附近,現在90%的零部件就在周邊生產。

  當前,該公司與唯品會、良品鋪子、京東、格力、三一重工等多家知名企業產生業務合作,2023年全年營收破億元,納稅約500萬元。

  邁向“新能源、智慧化、數字化”

  緊接著,記者來到湖北金誠信礦業服務有限公司(簡稱“金誠信”),其在2022年被湖北省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公司所屬的高新技術領域為礦山工程裝備制造、新能源礦用運輸設備的研發。

  “目前公司礦業裝備的具體款式有17個類別20種產品。”金誠信相關負責人饒有興致地介紹道,包括鋰蓄電池鏟運機、無人駕駛純電動鏟運機等,多年來經歷了許多個國內從“0”到“1”的突破。

  近年來,該公司更是生產出了全國首臺高原型內燃鏟運機,記者來到這臺約9米寬2米長的鏟運機面前,仿佛看到這頭“牦牛”般的鋼鐵巨獸在高原上馳騁,釋放出強大的耐力和動力。

  “國內普通的鏟運機到高寒缺氧的自然環境之中,會和人類一樣出現不同程度‘高原反應’。”上述人士介紹,為了打破設備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公司2019年組建了專門的研發小組,夜以繼日地投入到研發當中,終于在2021年年底,首臺承載著科研人員心血與希望的設備駛入高原。

  談及未來礦山機械行業的發展趨勢,該人士表示,以后都要向節能又環保的新能源方向看齊,未來會將各類燃油車型升級為純電版。另外,目前也在做智慧無人駕駛遠程遙控產品,坐在辦公室里面就可遙控操作井下作業,從而大大降低安全生產風險。公司正全力向“新能源、智慧化、數字化”邁進。

  科技賦能提供澎湃動力

  這三家企業只是近年來大冶市主動摒棄資源依賴、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冰山一角”。2023年,大冶連續8年獲評中國工業百強縣市,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排名第57位,較上年前進10位。

  具體來看,2023年大冶轉型升級繼續走深走實,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智能裝備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實現集群發展,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提升至75%。

  此外,根據大冶市統計局數據,預計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5%,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680家、科技型創新企業60家。

  曾幾何時,“因礦而興”的大冶經濟結構嚴重失衡,全市資源開采及關聯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八成以上,稅收亦占比超80%。2008年3月,大冶被列入全國首批資源枯竭轉型試點城市,全市先后關停拆除“五小”企業超95%,同時開展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和土地復墾的“綠滿銅都”行動,推進“治山、治土、治水、治氣”工程。

  從“礦竭城衰”到“綠色百強”,多年來大冶市久久為功,凝聚起“匠心圖強,勁無止境”的大冶精神,在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披荊斬棘”,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不俗的成績,“浴火騰飛”奔向未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