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每個勞動者都必須按規定交納社會保險,以此保障自身權益和退休后的生活。但是,有些人由于各種原因可能沒有交齊社保,那么社保不交了可以退嗎?這是許多人都想要了解的問題,下面我們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退社保的條件
在我國,勞動者可以在特定條件下申請退回繳納的社保費用。首先,必須滿足社保未在境內過渡規定的繳費期限,同時過了歸還保費的時限;其次,勞動者需要證明自身已經具備退休等退歷史性領取社保金的條件,并且自己已經懸掛了經勞動人事部門批準的退出(解除)勞動合同或、失業證明。在滿足以上條件情況下,就可以申請社保退款了。
二、退社保的手續
要申請社保退費,需要先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咨詢有關政策規定和流程。每個城市的具體政策可能會有一些差別,建議咨詢當地社保經辦機構確認后再行辦理。一般來說,退回社保金需要提供勞動合同或失業證明,并填寫一份撤回社保金申請表,經勞動人事部門批準后即可退款。對于何時可以拿到退款,以及退款金額和退款方式等細節問題,需要向當地社保經辦機構進行具體了解。
三、影響社保繳費的風險
不交社保費不僅會影響退款,同時也會影響勞動者的權益和福利。首先,長期不繳納社保費用可能導致繳費計劃中斷,從而影響到自己的社保待遇;其次,個人賬戶里的社保金也會因為未交費而從累計總額里被扣除,直接導致自己待領取的社保金可憐。此外,如果發生意外工傷或職業病,也可能導致勞動者沒有得到應有的醫療保障。因此,從長遠考慮,建議勞動者應該按規定及時交納社保費用,保障自己的權益和退休后的生活。
綜上所述,社保不交了可以退,但是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和手續。長期不交納社保費用不僅影響到自身權益和退休后的生活,而且還違反了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因此,建議勞動者要按規定及時繳納社保費用,確保自己的權益和福利。
銀行不建議存三年的原因如下:
1、利息較高
銀行的三年期限與一年期限相比較其利率要高一些,儲戶存三年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但是,對銀行來說,將要付出更多的利息,即更多成本。
2、不利于業績考核
銀行工作人員每年都有業績考核,存三年定期一般只算銀行工作人員當年的業績,與存一年定期相比較,不利于銀行工作人員的業績考核。
3、靈活性較差
從儲戶來考慮,三年定期的靈活性較差,如果遇到了突發情況,儲戶想要把這筆錢取出來,按照支取日活期存款利率計算收益,那么儲戶將會丟失很大一部分的利息,這樣得不償失。
比如,儲戶存某銀行的三年定期10萬元,利率為2.75%,則到期之后的利息=100000×2.20%×3=6600元,如果存滿兩年之后,儲戶急著用錢,提前取出,則按照活期利率為0.3%計算利息,其利息=100000×0.2%×2=400元,與到期相比較損失六千多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