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之所以會越欠越多,很可能是以下幾點原因導致的:
一、一直沒有還清欠款
借款人在欠了網貸之后一直都沒有還清,因此欠款的平臺一直在不停地計收逾期罰息。而隨著拖欠的時間越來越久,累積的逾期罰息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且有的網貸平臺收取的逾期罰息利率還會較正常借款利率有所上浮,自然會產生一筆不小的費用。
解決辦法:
建議借款人盡快還清欠款,因為越早還清,產生的逾期罰息就越少,且造成的不良影響也越小。如果自己一時沒能力還清,可以主動聯系網貸平臺嘗試協商延長還款期限、分期償還欠款;或者可以試著找親友借錢來還,親友借錢至少不收利息。
二、利息收取太高
借款人欠的網貸平臺收取的利率過于高昂,甚至達到了高利貸的標準,出現了“利滾利”的現象。因此哪怕逾期的時間不算特別長,也很可能會多出上千的利息要還。
解決辦法:
超出合理范圍外的利息可以不還,甚至對于已支付的超出部分還可以申請退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三、平臺額外多收費用
欠款的網貸平臺不僅收取利息,還以各種名義收取各項額外費用,諸如擔保金、管理費、認證金等等。本就不低的利息再加上一大推費用,欠款金額自然不會小。
解決辦法:
借款人一般只用償還借款本金和正常利率水平的利息,對于平臺故意收取的各項費用是可以進行投訴的。
四、遇到了套路貸
借款人申請的網貸平臺并不正規,故意套路借款人,惡意制造違約、虛增借貸金額,以此騙取錢財。
解決辦法:
可以搜集相關證據向當地銀監會或者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進行舉報,如果糾紛處理不清,也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是被平臺惡意催款,人身受到傷害,還可以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處理。要知道套路貸在本質上屬于違法犯罪行為,借款本金和利息不受法律保護。
如果網上貸款老是不通過,很可能是以下幾點原因導致的:
1、年齡未能達標
申請借款需要年齡在十八周歲(含)以上,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禁止借款。有的網貸平臺對年齡要求更嚴,可能需要年滿二十周歲或者二十二周歲、二十三周歲才能申請借款。
解決辦法:
硬性規定無法強行干預,只能等年齡達標后再去申請借款試試。
2、身份不符合規定
1)大部分網貸只面向中國大陸居民,像外籍人士以及港澳臺同胞都無法申請。
2)有一些網貸專門規定了申請范圍,部分偏遠省市都暫未開放申請。
3)不少網貸平臺明確謝絕向在校學生群體提供貸款服務。
解決辦法:
若申請的網貸沒有在居住城市開放,只能另外找其他開放申請的網貸產品進行申請。而如果本身屬于在校學生群體,不建議申請網貸,很容易被騙,有資金需求可以去打臨時工以賺取零花。
3、個人信用不良
1)絕大多數的網貸平臺都關聯大數據,在借款人提交借款申請后,平臺系統進行審批時是一定會去查詢大數據的,屆時若發現大數據有問題,自然不太可能會通過借款審批。
2)部分網貸平臺或其合作放款機構接入了央行征信,因此在申請借款時平臺系統會去查詢借款人的征信報告以了解具體的信用狀況。屆時若發現征信不好,難免就會因此擔心放貸風險大而拒絕批貸。
解決辦法:
1)暫緩借款,先耐心養一段時間的信用,等積累的良好記錄逐漸將征信/大數據里的不良記錄覆蓋掉后再嘗試網貸。
2)另外去其他渠道申請借款,比如大數據不好的可以選擇去銀行或其他主要審查征信的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借貸;征信不好的則反過來申請主要審查大數據的網貸。
4、近期頻繁借貸太多
由于近段時間頻繁在多家金融機構申請了不少借款,導致征信/大數據因此變“花”,出現多頭借貸現象;且由于借的貸款大部分尚未還清,導致個人負債率也上升頗高。在此種情況下借網貸,平臺難免擔心個人經濟生活不穩定。
解決辦法:
最好暫緩一兩個月不去申請新的貸款,并趁此期間償還名下已借但尚未還清的貸款,等之后征信/大數據過“花”情況得以改善、個人負債率有所下降后再借網貸試試。
5、沒有按期償還本息的能力
本身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不具備足夠的資金實力,借網貸時無法提供充足的收入資料,讓平臺系統擔心還款能力不足。
解決辦法:
可以找一些申請門檻稍低的平臺借貸,以及注意申請的金額不要過高,不然審核也會更嚴格。縱使有較多的資金需求,也可以分多筆進行借款。
6、申請資料有問題
提供給網貸平臺的資料不夠全面,無法讓平臺充分了解個人綜合資質;或是資料信息存在錯誤,與真實情況不符,讓平臺擔心故意隱瞞或夸大事實以騙取資金。
解決辦法:
補充完善準確的資料信息進行重申即可,一家申請失敗了,還可以嘗試去其他平臺申請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