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自己是否有貸款記錄,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
1、查征信上的貸款記錄
許多信貸產品都對接了征信系統,客戶申請貸款以后,會在征信報告上面留下征信查詢記錄以及貸款記錄,只要相關的貸款產品會上征信,那么借款的記錄就會一直體現在征信上面,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客戶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到自己的貸款情況。
查詢征信也比較方便,客戶可以去人民銀行的網點現場查詢,也可以登錄人民銀行的征信中心在線上查詢,有不少商業銀行也可以查詢征信,并且支持在手機銀行上面查看電子版的報告。
2、查看銀行流水
客戶申請貸款以后,肯定會在銀行流水上面留下還款記錄與貸款到賬信息,客戶可以將自己經常使用的銀行卡整理出來,然后去相應的銀行查詢打印自己的銀行流水,只要發生了相關的資金流動,就會在流水上面留下記錄。
不過這種辦法不適合查詢時間過去太久的貸款信息,如果客戶要打印很久以前的流水記錄,可能需要去銀行柜臺現場申請,還會產生一定的費用,客戶可以提前咨詢相關銀行。
3、查看手機短信
有一些貸款產品并沒有對接征信系統,所以客戶不能在征信報告上面看到貸款信息,不過客戶申請貸款以后,如果貸款成功到賬,貸款機構會有相應的短信提醒,客戶可以查看自己手機里面的短信記錄,看看收到了哪些銀行或者貸款機構的下款短信。
不過查看歷史的短信通知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客戶也需要格外注意,如果疏忽可能會遺漏一些信息,如果客戶曾經更換過手機,也會導致一部分手機短信遺失。
4、看安裝的貸款軟件
許多信貸活動的發生都是在相關的軟件上面,客戶可以看自己手機上面下載了哪些金融機構的APP,然后打開這些軟件,如果自己有在這些軟件上面申請貸款,就會在系統里面留下相應的借款以及還款信息。
5、咨詢平臺的客服
客戶可以聯系自己辦理過銀行卡的銀行客服,看看自己是否在該行申請過貸款,也可以聯系相關貸款機構的客服查詢自己的貸款情況,不過這種方法也不一定會很精準,需要客戶聯系較多的貸款機構,可能會出現遺漏的地方。
可以看到想要查詢自己是否有貸款記錄還是比較方便的,不過每一種查詢辦法都有自己的優劣勢,為了盡量準確的查到自己的貸款信息,客戶可以綜合多種方法共同查詢,綜合各方面的查詢結果對自己的貸款情況進行判斷。
用戶收到了消費金融的短信,通常與以下原因有關:
1、用戶注冊了相關賬戶
用戶之前注冊過消費金融的貸款賬戶,那么就會被平臺認為是貸款潛在客戶。對于潛在客戶,消費金融公司會不定期推送廣告短信給用戶,同時通過短信來邀請用戶申請貸款。用戶注冊的賬戶越多,那么收到的消費金融短信就會越多。
解決方法:如果用戶沒有借款需求,那么可以選擇注銷消費金融的貸款賬戶,賬戶注銷成功后,用戶將不會再收到消費金融公司推送的廣告短信。或者用戶有借款需求,那么就需要保留賬戶,這時候用戶可以使用手機的攔截軟件。攔截軟件會根據短信內容來判斷是否為廣告短信,確認短信為廣告短信,軟件就會進行攔截。
2、收到了提醒還款的短信
用戶的貸款還未還款,或者用戶的貸款已經逾期,而貸款又是由消費金融公司放款的,那么消費金融公司就會發送短信來提醒用戶還款。貸款還未還款,消費金融公司發送短信是為了提醒用戶按時還款。而貸款已經逾期,用戶收到的就是催收短信。
解決方法:貸款未還款時,只要按時還款,后續就不會再收到提醒短信。如果仍然收到提醒短信,那么可以選擇忽略。貸款已經逾期,用戶收到催收短信,需要按照催收的要求盡快還清逾期的欠款。還清逾期的欠款后,用戶將不會再收到催收短信。
3、用戶是貸款聯系人
用戶的親朋好友在申請貸款時,將用戶的手機號設置為貸款聯系人手機號,那么當對方的貸款逾期時,用戶也會收到消費金融公司發送的催收短信。一般來說,消費金融公司會先對貸款人進行催收,多次催收未果,才會發送催收短信給貸款聯系人。
解決方法:用戶收到這類短信,可以幫助消費金融公司催促對方盡快還款。或者用戶直接使用攔截軟件,對催收短信、催收電話進行攔截。
4、用戶的個人信息泄露
用戶在生活中不小心泄露了個人相關信息,比如姓名、手機號、身份證號等,那么不法分子在獲取用戶的個人信息后,可能會將用戶的信息販賣出去。或者直接利用用戶的個人信息申請貸款,這樣一來用戶也有可能收到消費金融發過來的短信。
解決方法:用戶需要先檢查自己名下是否有未知的貸款,確認沒有被盜用身份信息申請貸款,那么遇到消費金融發過來的廣告短信,直接刪除或者使用軟件攔截即可。
用戶莫名其妙收到了消費金融公司的短信,一定要先看清楚短信內容。如果是廣告短信,用戶可以直接刪除。而短信內容與貸款還款有關,則用戶需要謹慎對待。自己的貸款未還款或者逾期了,需要盡快還清欠款。他人的貸款逾期,則用戶可以催促對方盡快還清逾期的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