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總是收到貸款軟件的額度短信,具體原因如下:
1、用戶在貸款平臺注冊了貸款賬戶
用戶在貸款平臺注冊了貸款賬戶,那么貸款平臺就會認為用戶是潛在客戶。這時候,貸款平臺會不定期推送廣告短信給用戶,如果用戶剛好有借款需求,那么就有可能優先考慮在該貸款平臺上申請貸款。
2、手機號泄露平臺獲取了手機號碼
用戶在公開場所將自己的手機號留在了某單位、某公司處,這些單位、公司可能會將用戶的手機號碼賣給中介。而中介又通過與貸款平臺合作,因此會經常推送廣告短信給用戶。
3、平臺通過號碼段群發廣告短信
貸款平臺在沒有用戶的手機號時,會通過號碼段進行短信群發。發送成功,則說明手機號是有人在使用的。發送失敗,則貸款平臺會剔除發送失敗的手機號。經常第一輪篩選,之后貸款平臺就會不定期推送廣告短信給用戶。
4、騷擾電話獲取了用戶的手機號碼
某些貸款平臺會通過撥打電話的方式來測試用戶的號碼是否真實、有效,通常在電話撥通后,電話只響一聲對方就立刻掛斷。通過撥打電話的方式,貸款平臺就可以獲得大量的有效手機號,之后再群發廣告短信給這些手機號。
5、手機號之前的用戶注冊過貸款賬戶
用戶的手機號之前是他人在使用,他人在貸款平臺注冊了貸款賬戶,貸款賬戶并沒有注銷。那么即使手機號的使用人更換了,貸款平臺仍然會根據后臺的客戶信息來推送廣告短信。
6、用戶自己泄露了個人相關信息
日常生活中,用戶自己也有可能在不經意中泄露手機號。比如丟棄支付憑證、填寫問卷調查、朋友圈發照片、隨意安裝APP、隨意使用手機號注冊網站賬戶等,這些都會導致用戶在最大程度上泄露個人信息。而貸款平臺會通過購買號碼名單的方式獲取用戶的手機號,之后再群發廣告短信。
7、用戶在貸款平臺網站留下了手機號
用戶在瀏覽貸款平臺的網站時,雖然沒有注冊貸款賬戶,但是留下了手機號想要咨詢貸款相關業務,之后貸款平臺就會不定期推送貸款廣告給用戶。由于用戶曾經想要咨詢貸款業務,因此貸款平臺會認為用戶是潛在客戶。
8、不法分子發短信想盜取用戶的錢財
不法分子獲取用戶的手機號后,偽裝成貸款機構邀請用戶體驗貸款服務。如果用戶點擊了短信中的陌生鏈接,并且提供了手機號驗證碼、銀行卡等信息,那么用戶的銀行卡就有可能被盜刷。或者不法分子會通過短信要求用戶添加微信或者QQ號,通過收取貸款前期費用的方式進行詐騙。
9、曾經在貸款平臺上借過款
用戶曾經在貸款平臺上申請過借款,那么貸款平臺就會認為用戶是老客戶。對于老客戶,貸款平臺是想要維護的,因此也會不定期推送廣告短信。
10、用戶是他人貸款的擔保人、聯系人
他人申請貸款時,用戶是他人貸款的擔保人、聯系人,那么用戶就需要留下自己的手機號。貸款平臺在獲取用戶的手機號后,也會發送廣告短信來邀請用戶申請貸款。
總是收到貸款軟件的短信如何解決
用戶可以選擇使用手機攔截軟件進行攔截,這樣廣告短信就會直接被攔截,而不是進入手機信息中。另外,用戶不要經常注冊貸款賬戶,也不要經常去瀏覽一些貸款相關的網站,這樣就不會留下個人足跡以及相關信息。或者用戶可以通過短信中的退訂提醒,回復相關內容進行退訂。貸款平臺推送的廣告短信被用戶攔截后,用戶長時間沒有辦理貸款業務,之后貸款平臺就不會再發送短信給用戶。
用戶的手機經常收到貸款軟件的短信,通常與以上原因有關。不管短信是否是正規平臺發送的短信,都不建議用戶通過短信中的鏈接去申請貸款。如果要申請貸款,請前往貸款平臺的官網、手機APP、公眾號等渠道申請貸款。
消費金融是否會上門催收,要分以下幾種情況討論:
1、逾期金額
(1)逾期金額小:用戶逾期的金額較小時,消費金融通常不會安排催收人員上門催收。上門催收需要一定的成本,而逾期金額較小,可能會導致收回的欠款小于催收的成本,這樣對于消費金融來說并不劃算。遇到逾期金額較小的情況,消費金融主要是向貸款人發送短信、撥打電話進行催收,催收未果時,消費金融就有可能撥打聯系人的電話進行催收。
(2)逾期金額大:用戶逾期的金額較大時,消費金融就有可能安排催收人員上門催收。逾期金額較大,消費金融就需要承擔較大的損失。早日收回逾期的欠款,損失才會降低。上門催收與短信催收、電話催收相比,催收的力度更大,催收人員上門催收后,貸款人愿意還款的概率可能會增加。因此,遇到逾期情況較大的情況,消費金融就有可能安排催收人員上門催收。
2、逾期時間
(1)逾期時間短:逾期時間較短,通常是逾期時間小于3個月,這期間消費金融將不會安排催收人員上門催收。逾期時間較短時,消費金融公司無法判斷用戶是否惡意逾期,那么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消費金融會以短信催收、電話催收作為主要的催收手段。
(2)逾期時間長:逾期時間大于等于3個月時,這時候消費金融就有可能安排催收人員上門催收。逾期時間滿3個月,消費金融可以決定是否起訴用戶。在起訴用戶之前,通常會安排催收人員上門進行走訪。因此,當用戶逾期時間滿3個月,又有催收人員上門催收,那么就有可能是消費金融在為起訴做準備。
3、用戶所在地與催收機構所在地的距離
(1)兩者距離較近:用戶所在地距離催收機構所在地較近時,上門催收的成本就會降低。當短信催收、電話催收沒有效果時,催收人員有可能會上門催收。
(2)兩者距離較遠:用戶所在地距離催收機構所在地較遠,比如跨省、跨市,那么催收人員上門催收的成本就比較高。這時候出于催收成本的考慮,消費金融通常不會安排催收人員上門催收。
消費金融是否會上門催收,主要是看逾期金額、逾期時間、以及用戶所在地距離催收機構所在地的距離。由于消費金融逾期后,逾期記錄會上傳至用戶的個人征信,逾期時間越長,產生的負面影響就會越大。因此,請用戶在消費金融貸款逾期后盡快還清逾期的欠款,無力還款可以向消費金融申請協商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