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4S店辦理車貸被拒絕了,還可能是以下幾點原因導致的:
1、個人征信有不良記錄
無論是去銀行,或是去汽車消費金融公司辦理車貸,在審批過程中都一定會查詢申請人的個人征信報告。而一旦審查發現申請人的個人征信報告里存在不良信用記錄或嚴重負面信息,自然就會擔心放貸風險較大,從而拒絕批貸。
2、借貸頻繁導致負債過高
申請人若在申請車貸前的一段時日內頻繁在多家金融機構申請了不少貸款,甚至在辦理車貸的同時還申請了好幾筆其他貸款,那將導致征信變“花”,報告里查詢記錄過多,出現多頭借貸現象,讓銀行或汽車消費金融公司擔心經濟生活不穩定。
3、申請資料不全或有誤
申請人提供給銀行或汽車消費金融公司的資料不夠全面,讓銀行或汽車消費金融公司無法詳細了解申請人的資信水平,自然會影響車貸審批。或者信息存在錯誤,與真實情況不符,讓銀行或汽車消費金融公司擔心自己是在故意隱瞞或夸大部分事實以獲取貸款。
4、經濟收入未達標準
申請人的經濟收入水平未能滿足銀行或汽車消費金融公司的要求(一般需要提供的銀行流水不低于車貸月供的兩倍),從而讓銀行或汽車消費金融公司擔心還款能力不足。
5、支付的首付款未達標
除部分提供零首付優惠的4S店,其他4S店辦理車貸一般都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款才行,通常要求不低于汽車總價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若首付不夠,車貸就有可能批不下來。
6、首付款資金來源存疑
銀行或汽車消費金融公司在審批車貸時一般會查詢申請人支付首付款的資金來源,只有證實申請人是用自有資金支付的,后續車貸才能順利批下來。而若發現申請人是另外借了一筆貸款資金支付首付款,車貸多半就不會審批成功。
7、放款機構額度緊張
申請人辦理車貸的時候正好碰上銀行或汽車消費金融公司放貸資金緊張,因此導致放款往后延遲,甚至暫停放貸。
8、汽車經銷商資質不行
提供車輛的汽車經銷商并不具備企業法人資格或者未獲得汽車銷售授權等等,一經銀行或汽車消費金融公司查知,自然不會提供貸款資金給申請人購車。
9、購買的車輛存在問題
申請人選擇購買的車輛來路不正規,比如可能是抵押車、盜搶車等法律限制或禁止轉讓的車輛,被銀行或汽車消費金融公司審查發現后,自然就會拒絕申請人的貸款申請。
10、收款銀行卡狀態有異
申請人提供的收款銀行卡狀態出現異常,比如過期、掛失、凍結等等。如此一來,銀行或汽車消費金融公司自然就無法成功批款進卡里。
如果在分期樂申請借款后不還款,一旦過了還款期限就會造成逾期,屆時將會帶來如下不良后果:
一、產生逾期費用
分期樂平臺會自逾期那一天起開始計收罰息,將一直計收到欠款全部還清為止(具體收費標準以頁面顯示為準)。借款人拖欠的時間越長,產生的逾期費用就會越積越多,屆時還款壓力也就會越來越大。
二、被平臺不停催收
分期樂平臺先會發短信、打電話給借款人本人進行催款,若催款借款人沒反應,之后可能會根據借款人當初申請時填寫的緊急聯系人聯系方式打電話過去詢問借款人情況。
三、個人信用受損
分期樂接入了央行征信,因此在借款還款逾期后,平臺系統就會將逾期情況上報央行征信,在借款人的個人征信報告里留下不良記錄,屆時借款人的個人信用就會受損(注意征信上的逾期不良信息即使在之后還清欠款也無法抹殺消除,而是會繼續保留至少五年時間才可能被刪掉)。
四、后續辦理信貸受阻
后續去銀行或其他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借款由于也會查詢征信,因此多半會因為信用問題而受到阻礙(受損信用很難在短時間內快速修復好,因此恐怕后續較長一段時日都無法再辦理信貸業務,只有部分尚未接入央行征信的網貸有機會借到款)。
五、被平臺起訴到法院
如果平臺多次催款借款人都不見還款,甚至聯系不上人,欠款金額又頗高,那為了收回款項,分期樂就有可能會采取法律手段,通過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達到讓借款人盡快還錢的目的(一般在逾期超過三個月后才有起訴權利)。
注意若經法院判決后仍不還款,屆時法院就有可能會強制執行,甚至將借款人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當中。
一旦成為失信被執行人,日常生活消費、出行等多方面都將受到限制。比如:
1、乘坐交通工具時,禁止選擇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和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
2、禁止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
3、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
4、禁止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
5、禁止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
6、禁止出境、旅游、度假。
7、禁止炒股、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
8、禁止在全國范圍內擔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9、禁止子女就讀高收費的私立學校。
10、情節嚴重者可能會被判刑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