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貸款如果現在都借不出來了,很可能是以下幾點原因導致的:
1、名下信貸產品還款逾期
在償還名下信貸產品時沒能在規定的期限內按時還款,出現了逾期行為,因此導致個人信用受損。而網絡貸款大多提供的是信用借款,平臺自然會因信用問題拒絕批貸。
2、大數據存在不良記錄
絕大多數網貸平臺都互通大數據,而大數據一般會體現借款人的歷史貸款信息,若其中存在違規使用借款資金或者不按期償還網貸的記錄,后續借網貸自然不容易通過審批。
3、征信公共記錄不良
不少網貸平臺或其合作放款機構有接入央行征信,會在借款審批過程中查詢借款人的征信情況。若發現借款人的征信公共記錄里存在強制執行、行政處罰、民事判決、欠稅等不良信息,將和信貸逾期記錄一樣,導致網貸辦下不來。
4、近期頻繁借貸太多次
近段時間頻繁在多家銀行、貸款平臺申請了很多筆貸款,導致征信/大數據里的查詢記錄過多,因此變“花”,出現多頭借貸現象。此種情況下借網貸,平臺難免會擔心借款人的經濟生活不穩定。
5、無固定經濟來源或收入過低
很多網貸平臺會根據借款人提供的工作收入信息、社保公積金繳費情況等判斷其收入高低。若借款人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來源,或是收入太低的話,會被平臺認為連基本生活開支都維持不了,自然不具備充足的還款能力來償還貸款。
6、個人負債率太高了
由于已經在多個平臺有了授信,并且使用了較多的授信額度尚未還清,導致個人負債率上升頗高。在此種情況下借款,網貸平臺會認為放貸風險高,自然不會同意批貸。
7、是失信被執行人的身份
因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或者妨礙、抗拒執行,規避執行等情形,被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當中。而一旦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將被禁止辦理信貸業務。
8、申請者年齡未達標
只有年滿十八周歲,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有貸款資格,未成年人禁止辦理貸款。且有的網貸平臺對年齡要求較高,可能需要年齡二十周歲或二十二周歲以上才能申請借款。
9、身份不符合規定
很多網貸平臺謝絕向在校學生提供借款服務,若申請者屬于在校學生群體,自然不太可能借到款,建議放棄。
10、沒有合理的信貸需求
一般正規貸款平臺都會審查借款人的信貸需求,需要借款人提供合理且明確的借款用途。若發現借款人申請網貸是打算購房、理財投資等,那屬于貸款資金禁止范圍,申請自然不會通過。
11、個人信息不完整
申請網貸時沒有進行實名認證、上傳身份證、未填寫居住地址等等。因為提供的個人信息不夠全面,網貸平臺無法詳細了解借款人情況,不好進行審核,網貸才會批下不來。
網上貸款后銀行是否能貸款分以下情況討論:
1、征信、負債、還款能力不受影響:用戶在網上申請貸款后,每期都按時還款,個人征信就不會受到不良信用記錄的影響。而網上貸款的總負債金額并不高,那么就不會影響用戶的負債率以及還款能力。當用戶的征信良好、負債率適中、還款能力較強時,那么可以繼續申請銀行貸款。甚至網上貸款按時還款的記錄會被銀行認為用戶有較強的還款能力與還款意愿,這樣一來用戶申請銀行貸款,通過貸款審核的概率會增加。
2、網上貸款導致個人征信不良:網上貸款產生了逾期記錄,那么會導致用戶征信不良。而銀行貸款對于用戶的征信要求較為嚴格,必須是征信良好且無不良信用記錄的用戶才可以申請銀行貸款。征信不良時,用戶將無法申請銀行貸款。
3、網上貸款貸款個人征信被弄花:用戶申請了大量的網上貸款,那么會讓個人征信中存在大量的貸款審批查詢記錄。大量的貸款審批查詢記錄會將個人征信弄花,個人征信被弄花后,用戶申請辦理銀行貸款,通過貸款審核的概率會降低。因此,征信被弄花時,用戶仍然可以申請銀行貸款,但是通過貸款審核的概率會有所下降。
4、網上貸款導致個人負債率增加:當網上貸款負債金額較大,那么就會導致用戶的個人負債率增加。負債率超過50%時,用戶申請銀行貸款會無法通過貸款審核。負債率較高時,用戶仍然可以申請銀行貸款,只不過用戶無法通過貸款審核。負債率高意味著用戶經濟狀況較差、還款能力不足,為了規避逾期的風險,銀行就會拒絕借錢給用戶。
總結:網上貸款不影響用戶的征信、負債率、還款能力時,用戶可以正常申請銀行貸款。而對用戶的征信、負債率、還款能力有影響,用戶將無法申請銀行貸款或者導致通過銀行貸款審核的概率被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