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防止網貸讀取通訊錄,借款人可以選擇這些辦法:
1、取消金融平臺的權限
借款人可以在手機設置-隱私-權限管理-電話(通訊錄)-讀取通話狀態里面,選擇取消網貸平臺的讀取通訊錄權限即可。
2、向運營商投訴
借款人可以直接告知自己手機卡的運營商,自己被網貸平臺不斷聯系的情況。運營商那邊會核實相關情況,如果屬實的話,運營商那邊會有相關辦法進行處理。
3、直接拒絕網貸平臺查詢
申請借款時如果網貸平臺系統提示客戶授權查詢通訊錄信息,不要選擇同意選項,而是選擇拒絕選項。當然,選擇拒絕后可能有的就不給借款了。對此,客戶可以另外換一個不需要提供借款人通訊錄信息的平臺重新借款。
4、去銀監會投訴
借款人也可以直接去銀監會進行投訴,銀監會支持比較多的投訴渠道,比如說網絡投訴、郵件投訴、信件投訴等。
如果銀監會核實到情況屬實的話,就會對網貸平臺進行約談,同時也會核查一些該網貸平臺是否持有民間放款資質、貸款利率是否符合規定等。
如果沒有經過銀保監會的批準成立,沒有持有相關牌照的網貸所提供的借款,該網貸平臺很有可能會被直接關閉。
5、求助公安機關
網貸平臺頻繁聯系借款人,屬于違法行為。借款人可以準備好電話錄音、短信截圖等資料,去當地的公安機關求助。
公安機關會聯系網貸平臺的負責人,警告對方,讓對方停止頻繁聯系借款人通訊錄好友的行為。甚至有可能會直接禁止網貸平臺查詢借款人的通訊錄好友行為。
6、設置手機隱私權限
借款人可以通知通訊錄好友,在手機上安裝一個防騷擾軟件,還可以在手機設置-通話中,設置屏蔽任何陌生電話。
明明沒有借過網貸但手機卻收到催收短信的話,建議先查詢個人征信報告或大數據,弄清楚該筆欠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再針對具體情況采取相應解決措施。
(一)被他人盜取身份信息冒名借貸
自己的身份證曾經遺失過,或者電腦、手機中過病毒,又或者點擊過不知名的鏈接,導致個人信息泄露,被他人盜取個人信息,然后頂替身份借了貸款未還,平臺就根據信息找上自己要求還款。
解決辦法:
向借款平臺說明借貸并非本人所為,要求立即終止借貸關系,而自己無需承擔還款責任。平臺若想收回款項,讓對方去找冒名借貸的人還錢。
(二)是借款未還的親友緊急聯系人
身邊的親朋好友在申請貸款、填寫緊急聯系人信息時將自己的手機號碼提供給了借款平臺,平臺找親友還錢沒反應,因此就聯系上自己了。
解決辦法:
告知親友被催款的情況,讓對方盡快還錢給借款平臺。而自己只是緊急聯系人,自然沒有還款義務。
(三)是親友貸款擔保人但并不知情
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親友當成了其貸款的擔保人,而對方借款不還,平臺找借款人未果,自然只有找擔保人要求代為償還貸款。
解決辦法: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署的擔保協議并不具備法律效力,不必替對方代償貸款,可以要求對方立馬終止擔保合同。
(四)手機號碼上任持有者借款未還
當前使用的手機號碼是二手的,而號碼的上一任持有者有利用該號碼申請貸款但未還款,平臺根據號碼發送催收短信自然就發到了自己這里。
解決辦法:
貸款不是自己申請的,自然不必理會。而如果借款平臺一直不停地發催收短信,甚至打電話的話,不想被打擾的可以將對方號碼拉黑處理。
(五)不法分子假借催收的名義詐騙
有部分不法分子為了騙取錢財,可能會打著金融機構的幌子,以逾期催收的名義來套路他人,若對方未仔細留意直接還錢過去,恐怕就會造成錢財損失。
解決辦法:
千萬不要輕易還錢給對方,應該先查明欠款是否屬于本人名下,若保證自己的確沒借過款,可以收集證據舉報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