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報告看合不合格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模塊:
1、信息概要模塊
這部分主要是對個人信用信息情況進行匯總,如果有“信貸交易信息違約概要”信息,具體指資產處置信息、墊款信息、呆賬信息、逾期(透支)信息、電信等后付費業務欠費信息、強制執行等負面的公共信息。
那就說明征信報告有不良記錄,合不合格由查詢該征信報告的金融機構說了算,征信中心不對個人信息做任何評價。
2、信貸交易信息明細
這部分就是將每個貸款賬戶、信用卡賬戶進行明細說明,看到底是哪個賬戶有逾期、當前是否逾期、逾期多少期、逾期金額多少、貸款五級分類什么級別等等。
通常來說,當前正處于逾期狀態、有呆賬/止付/擔保人代償、最近5年有連續3期逾期或累計6期逾期、貸款五級分類為次級/可疑/損失類的征信報告,基本上就是不合格的,很難通過金融機構的信貸審批。
3、非信貸交易信息明細
這部分是針對電信欠費、水電燃氣欠費的明細說明,對于很多沒有信貸交易信息的個人來說,這部分內容就是比較有效的替代數據,能幫助金融機構判斷一個人的信用狀況。
若有欠費欠繳記錄,那么金融機構對個人信用狀況的評價就是負面的,至于合不合格,關鍵是看金融機構的綜合評估。
4、公共信息明細
這部分的負面記錄主要是指欠稅信息、民事判決信息、強制執行信息、行政處罰信息這幾類,如果征信報告上有這些負面記錄,那么對于金融機構的信貸審批就是不利的,尤其是有強制執行記錄的,基本上可以判定為不合格。
5、查詢記錄明細
這部分主要記錄了查詢日期、查詢機構、查詢原因以及查詢次數,本是一個中性記錄,但若在一段時間內,征信報告因貸款審批、信用卡審批被不同金融機構多次查詢,且又沒有得到新的貸款或信用卡,那就說明個人這段時間申貸、申卡均未成功,于是就間接性的產生了負面影響。
網貸不還的后果有:
1、信用受損
目前大部分網貸平臺都已經對接了人行征信系統,只要用戶未按時償還欠款,平臺會將用戶的逾期還款記錄上傳到人行征信,并且至少會在征信報告上保留5年時間,從而導致個人信用受損。逾期時間越長,給用戶帶來的信用損失就越大,若逾期超過180天,那么該賬戶將會被各大金融機構黑名單。此外,對于不上征信的網貸,其逾期記錄會被記錄到網貸大數據中,若是逾期嚴重,將會被列入網貸黑名單。
2、產生逾期費用
網貸逾期后,平臺將會從逾期之日起收取逾期罰息,按日計收,且罰息日利率通常是原貸款利率的1.3-1.5倍,逾期時間越長,所產生的逾期罰息也就越高,最終算下來,逾期罰息不是一筆小數目。除此之外,部分平臺除了收取逾期罰息外,還會收取其他逾期費用,如違約金、催告費等。
3、面臨催收
任何網貸平臺都有一套完整的貸后管理流程,對于未按期還款的用戶,會及時采取催收手段。逾期早期,一般會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督促用戶還款,用戶每天都將面臨轟炸式的催收電話、短信,將嚴重用戶本人的生活,給用戶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若是逾期嚴重,平臺還會聯系用戶的親友,甚至還會上門走訪調查。
4、惡意逾期面臨平臺起訴
對于那些明明有還款能力,卻拒絕還款的用戶,平臺對于此類用戶會毫不留情,將直接向法院起訴用戶。一旦法院宣判完畢,用戶需要在規定時限內償還欠款以及相應的訴訟成本,若超過時限仍未還款,平臺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依法查封、凍結、拍賣用戶名下財產,將拍賣所得用于還款。
5、影響信用卡、貸款申請
網貸發生逾期后,對于用戶申請信用卡、貸款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若是逾期不嚴重,即使信用卡、貸款審批可以通過,但是可能也會出現發卡額度低、借款利率高等情況。若是逾期嚴重,如出現“連三累六”的情況,將導致申卡申貸被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