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綜合評分不足的原因有:
1、信息不夠完整
用戶進行貸款申請之前,上傳貸款平臺的個人信息不夠完整和真實的話,就會導致系統在確定用戶的貸款綜合評分時,參考依據不全面,也就會導致綜合評分不足了。
解決辦法:要使用本人實名辦理的手機號碼接收驗證碼、注冊貸款賬戶,上傳本人真實有效的信息,比如在有效期內的身份證、本人實名辦理使用的銀行儲蓄卡。
2、資產證明不足
如果用戶資產證明不足的話,系統認定用戶的收入水平無法正常償還貸款,從而導致系統對于用戶綜合評分認定時,不會評定較高的貸款綜合評分。
解決辦法:上傳資產收入證明,如工資流水、社保公積金繳存明細、不動產權證書、車輛所有權證等,這樣系統才會認為用戶的資質良好,評定較高的綜合評分。
3、負債水平過高
用戶在申請貸款之前,如果已經在其他貸款平臺申請并使用了貸款,那么這些貸款就會被認定為用戶需要償還的負債,如果負債水平過高,系統也不會評定較高的綜合評分。
解決辦法:主動結清一些循環貸、消費貸的產品,這樣才能使用戶的負債水平降低,獲得更高的綜合評分。
4、貸款存在逾期
如果用戶在使用其他貸款產品或者信用工具的過程中,存在逾期的記錄,那么在向貸款平臺申請貸款的時候,系統就會查詢到這些信息,從而影響系統對用戶信用水平的評定,貸款綜合評分也就會不足了。
解決辦法:及時償還逾期欠款,并且在接下來的半年到1年里,不能再出現逾期的情況,這樣才能獲得較高的綜合評分。
5、貸款申請過多
如果用戶經常在不同的貸款平臺測試貸款額度、申請貸款,那么也會在征信報告上記錄為貸款審批查詢,后續再申請貸款時,就會影響系統對用戶的綜合評分認定。
解決辦法:在了解貸款平臺的不同、選擇好貸款產品之后,再進行貸款的申請,同時避免重復提交貸款申請,這樣才能獲得較高的綜合評分。
個人有沒有貸過公積金可以通過三種方法查出來:
一、查詢征信報告
公積金貸款是上征信的,只要貸款成功就會顯示在借款人征信報告的信貸記錄里,反之要是沒有貸過公積金征信報告上的信貸記錄里就沒有相關的記錄。而查詢征信報告有兩種渠道,方法不同:
1、線上查詢
包括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有些商業銀行的手機銀行、云閃付APP等,但是一般只有本人才能查詢,流程都差不多,都需要驗證查詢人的身份信息后登錄,然后選擇要查詢的信用信息產品提交申請。
通過后24小時內會收到一個驗證碼,再登錄查詢平臺獲取征信報告,不過線上查詢的是簡版征信,好處是不需要收費,但是不能直接打印,并且當天查最快也要第二天才出結果。
2、線下查詢
需要在工作日前往當地的征信分中心網點通過柜臺或者自助機查詢,可以是本人查詢也可以委托他人查詢,后者需要將自己的身份證交給委托人并且寫一份授權委托書。
如果是柜臺查詢要到網點先拿號,等叫號后再把身份證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核實身份后會幫忙查詢,并且還可以將征信報告打印出來,當天查當天就有結果,不過每年只能免費查詢2次。
二、公積金官網查詢
可以在網上搜索當地住房公積金中心官網,點擊搜索結果后進入網站,輸入賬號密碼登錄,找到公積金貸款,如果有辦理就會顯示自己的公積金貸款信息,如果沒有說明沒有辦過公積金。
三、打公積金電話查詢
還可以打當地的住房公積金中心電話,接通后按語音提示進行查詢,或者是轉接人工服務,讓客服幫忙查詢,如果有辦過公積金貸款自然能查到,沒有辦過就不能查出來。
小結:以上三種方法都能查出個人有沒有貸過公積金,相比之下前兩種方法會比較好,比較直觀地看出具體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