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會導致房貸審批不通過:
1、征信上有不良記錄
房貸在審批時會查詢申請人征信,若發現征信報告中記錄有不良信息(比如信用卡透支未還、信貸或擔保逾期),自然會拒絕批貸。
2、經濟收入水平太低
申請人的收入不高,提供的銀行流水低于房貸月供的兩倍,讓銀行擔心放貸逾期風險較大。
3、申請資料信息有誤
借款人提交給銀行的資料不全,讓銀行不好審批;或是信息與真實情況不符,讓銀行懷疑騙貸。
4、近期頻繁借貸太多
申請人在近段時間頻繁在多家金融機構申請了不少信貸產品,導致征信上查詢記錄過多,因此變“花”,出現多頭借貸現象。
5、借款人年齡已超限
借款人的年齡加貸款期限超過了銀行規定的65年(部分銀行有所放寬,可能會延長至70年、75年、80年等等)。
6、個人負債率太高了
由于名下借的很多貸款都尚未還清,或者與他人的債務未償還,亦或是信用卡大額消費后未還,導致征信上顯示的個人負債率過高,銀行因此擔心還款能力不足。
7、首付未達規定比例
首套房商業貸款,首付最低三成;二套房商業貸款,首付最低四成。公積金貸款買房,建筑面積不超90㎡,首付最低兩成;超90㎡,首付最低三成。
8、首付資金來源不明
房貸在審批過程中會查詢客戶支付的首付款資金來源,若發現客戶是另外借了一筆消費貸支付的首付款,而不是用自有資金支付的,自然就無法通過審批。
9、銀行放貸資金緊張
借款人辦理房貸時正好碰上銀行排隊辦理貸款的人數眾多,由于銀行額度緊張,房貸審批因此無法通過。
10、開發商出現問題了
房地產開發商存在一定問題,比如資質不齊全,不具備售房資格等等。而即使客戶本身資信沒問題,銀行也會拒貸。
有逾期貸款是否會被拒要分情況討論,解決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一、逾期不上征信
即便申請的是銀行、持牌金融機構貸款,但因為逾期記錄沒有顯示在征信報告上,只要借款人符合基本貸款要求,并且有還款來源作為保障,大概率是不會被拒的。當然最好是適度借款,盡量降低風險,通過率會相對高一些。
二、逾期上征信
又細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逾期還未還清
之前的逾期欠款還沒有還清,再去辦理銀行、持牌金融機構貸款,百分百會被拒貸,所以還是不要心存僥幸。建議先把逾期欠款給還上,手里有信用卡的可以多元化使用信用卡消費,按時還款,累積良好的信用,再去貸款。
2、逾期30天內已還清
雖說程度不嚴重,但即便已經還清逾期欠款,可征信上的逾期記錄還沒有消失,借款人最好是過一個月再去貸款,沒有什么資產可以選擇門檻低的正規信用貸,有資產的可以去銀行辦理抵押貸款,可以提高貸款通過率。
3、逾期60天內已還清
相當于逾期兩個月了,屬于中度逾期,雖說逾期欠款還清了,可是逾期狀態會用2標記逾期程度,借款人要是打算辦理銀行、持牌金融機構貸款,建議最好是等3個月再去。
期間要保持良好的信用,不要再出現逾期等不良行為,并且要根據自己的資產情況選擇是辦信用貸還是辦抵押貸款。
4、逾期90天及以上已還清
相當于逾期3個月甚至是更長的時間,程度是比較嚴重的了,這種情況下借款人已經是征信黑戶,即便已經還清逾期欠款,可仍然是銀行、持牌金融機構眼中的高風險客戶。
借款人在2年內不管任何時候去貸款,都只有被拒一個結果,如果急需用錢,建議還是讓親朋好友去貸款再把錢借給自己用,由自己負責還款,否則就只有保持2年的良好信用后再自己去貸款了。